申梦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章
发源太湖的吴淞江自西向东进入上海,松江即因吴淞江得名。唐时初置华亭县,元时升为松江府。生民繁延,百业渐兴,明清已成东南都会,并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中心和鱼米之乡。
远古时期,黄帝统治中原。而吴越依旧是一片蛮荒。相传其间松江一带河野纵横,民生凋敝,涝灾频繁,饥馑遍地。江中更有河神作恶,每到春耕秋收时节,河神兴风作浪,催动大水四处泛滥。
乡民苦于灾情,于每年八月月明之夜,将一猪、一牛、一羊祭祀河神。无奈河神喜怒不定,田亩一年辛劳,常常毁于一旦。
传说吴淞当地有三户贫民人家,农忙时互助帮补,农闲时则结伴江中捕些鱼虾。不料一日河神施虐,正值壮年的三个男子齐齐遇难,家中栋梁倒塌,各家登时举步维艰,每日里食不果腹。
三户家中各有一位幼子,分别名叫金塔、银剑、青龙。劳壮倾折,孤儿寡母日子更见艰难。所幸乡间有一老者,手巧善织,每年秋分时节,取芦荻陈皮,晒干分丝,编成一种渔具。该渔具圆口方体,状若草庐,因置于水中,故称之为渔沪。
那老翁宅心仁厚,心地善良。每将所捕小鱼小虾,悉数接济身边贫穷人家,或以渔沪惠赠乡邻。三户孤儿寡母受惠最深,因感念常年救济之恩,便恭称老翁为沪公。
那三位幼子渐渐长大,出落成三位英俊少年。金塔长相敦厚,年少老成,行事稳重;银剑英姿飒爽,侠肝义胆,刚烈勇猛;青龙虽为年少,却富有智慧,精于谋划,善于驾驭大局。
传说大禹治水黄河,巡游山泽,曾经吴地而至越国,并于吴淞江畔停留三日。那沪公引领乡亲,箪食壶浆,恭迎于前,而三位少年殷勤供奉茶水于后。
众乡民钦慕大禹治黄河之大德,心怀敬仰,备尽家中薄粮而进飨,不敢稍有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