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一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曾傲又笑了一下,道:我无心官场,但求明升一族能回老家。至于朝天门,还是不要重建的好。
马皇后与曾傲对视着,许久没有说话。曾傲视死如归,完全没有私心吗原来他的目的是明升一族啊!明升一族已在高丽国生活,若放他们回来,难保不被大夏国旧部所利用。她想看到曾傲内心里保留的借明升东山再起的决心,可是,她看到的是一派安详与平静,他似乎真的只是希望明升一族落叶归根。
夏季的应天府温差大,白天如火炉一般炙烤大地,晚上则比较凉爽。从三国时孙权在此建都开始,相继有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杨吴、南唐)在此建都,或许因为这里乃富庶之地,每个朝代在此建都后,君臣几乎都醉心于享乐,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因此每个朝代历时都不长,一个个君主走马灯似的上任,一场场繁华春梦后,又如流星般黯然陨落。因此,应天府的每一块砖石,每一株花草,总是透着一种脂粉气、酸腐气、迷离气。
曾傲想出城去附近的紫金山、幕府山,他想登高望远一下,看看整个应天府的格局。城墙还在修,估计短时间内修不好,城内的百姓却非常支持城墙修建,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去了工地,老弱妇孺竟能自发地给民夫们送茶水。元末的黑暗政治导致应天府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元璋入城后的九字策略,为他赢得了民心。
曾傲在城内走一走还行,要想出城,那就难了,也就是在他第一次准备出城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处于监视之中。要是强行出城,武功加上智谋,或许不是难事,但他不想惹麻烦,因此,他好几次登上修建好的城墙眺望城内城外。
曾傲不在意是否被监视,也不在意是否有危险,蓝沁雪不来劝说他的时候,他要么登上城墙,要么在街上闲逛,要么到城墙修建工地。不管他到哪里,在一个不易被察觉又能有效监视他的距离内,他总会敏感地发现监视者。他从没有戳穿监视者的举动,做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品品茶、喝喝酒,跟茶馆里的老茶客们谈天说地。
曾傲无疑已是应天府的知名人士,那一场二龙戏珠奇观,不管是不是因他而起,在经过许多人渲染后,人们都愿意将这种奇异放在他身上,因此每个人乍然看到他的时候,都觉得他满身闪光。
这一日,天气非常闷热,没有强烈的阳光,人们依然汗水长流。知了在枝头喳喳地叫个不停,扰得人心烦意乱。江南客栈里空无一人,游客们都跑到秦淮河去了,据说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花魁赛。
曾傲步行至秦淮河,一路上,人们一边谈论着花魁赛,一边争先恐后朝秦淮河跑,许多人忙于赶路而撞开曾傲,阻碍了他的行程。但他没有丝毫愠怒之意,每被撞一次,就会停下脚步,眯起眼睛扫视一番,嘴角边始终浮现着莫测高深的笑意。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缥缈,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流传千古。秦淮河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与夫子庙一带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乌衣巷更是历朝秦淮风流的中心,东晋时曾经聚居了王导、谢安两大望族而名满天下。隋唐时期,秦淮河渐趋衰落,一度冷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