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染千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量子迷局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地下实验室泛着冷蓝光,杨明修教授的白大褂袖口沾着某种荧光粉末,在紫外线灯下发着幽绿的光。他推了推裂成三瓣的眼镜,指尖悬在扫描舱上方三厘米处:小陈,你确定这东西能让你看见文物的'记忆'
我握紧蝉鸣玉,颈间的云雷纹随着心跳发烫。三天前在故宫密道,这两块玉璧相触时,我分明看见了明代匠人在人皮上拓印《兰亭序》的全过程,甚至能感受到刻刀切入真皮层时的刺痛。
开始吧。杨教授按下启动键,扫描舱内的液氦突然沸腾。蝉鸣玉在磁场中悬浮,表面的血沁纹路竟像活了过来,蜿蜒成类似莫比乌斯环的量子轨迹。监控屏幕突然雪花四溅,当画面恢复时,实验室中央凭空浮现出半透明的古代匠人——他穿着万历年间的短打,手中握着的青铜刻刀,正对着一块和田玉雕刻蝉形纹路。
是...是制玉匠人!林小羽指着匠人腰间的玉佩,和我颈间的蝉鸣玉一模一样,他在雕刻的,就是第一块蝉鸣玉!
杨教授突然剧烈咳嗽,白大褂下露出的手臂上,竟有和鬼工阁成员相同的蝉形纹身。我瞳孔收缩,透视状态下,他的血管里流动着银白色的液体,那是...液态的量子纠缠态物质
三十年前,你父母在陨石碎块里发现了这种粒子。杨教授擦去嘴角的银光,从保险柜取出泛黄的实验报告,封面上贴着父母和他的合照,背景是1993年的景德镇官窑遗址,这种粒子能捕捉文物制作时的量子残影,就像把每个原子的运动轨迹都刻进了晶格...
报告里夹着张X光片,显示蝉鸣玉内部的粒子排列成完美的双螺旋结构,和人类DNA的碱基对完全吻合。我突然想起在博古斋看见的血沁玉璧,那些蠕动的人体组织,难道是...
他们管这叫'活体量子存储器'。杨教授指着监控里逐渐消散的匠人残影,声音越来越弱,鬼工阁用活人精血培育文物,本质上是在复制匠人的意识波,让每个赝品都带着制作者的残魂...
实验室天花板突然传来金属摩擦声,十二道激光束破顶而入,在地面投射出蝉形图案。穿防辐射服的杀手从天而降,他们手中的武器不是枪支,而是造型诡异的青铜锥——锥头嵌着和蝉鸣玉相同的陨石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