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19页)
鸣鸿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章·残卷
晨光穿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泉州档案馆的磨石地面上烙下细长的金印。苏文清用袖口擦了擦眼镜,指尖还残留着昨夜嫁衣的海腥味。樟木柜顶上供奉的关帝像双目低垂,香炉里三炷线香烧出蛇形的灰烬。
民国廿三年的《刺桐阁异闻录》戴着老花镜的管理员从铁栅栏后探出头,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三楼乙字库房,黄杨木匣编号七十四。
铁质旋转楼梯在脚下发出呻吟,苏文清数着墙上的霉斑往上走。拐角处有扇气窗被爬山虎封死,藤蔓间垂着个褪色的风狮爷挂件,陶土烧制的獠牙上沾满蛛网。当他推开乙字库房的铁门时,一股咸湿的风突然掠过耳畔。
泛着青光的黄杨木匣躺在檀木架上,匣面阴刻的八卦图缺了一角。苏文清掀开匣盖时,几张泛黄的宣纸突然无风自动,最上面那张用蝇头小楷写着:癸酉年六月初三,刺桐阁夜现红衣影,林家遣三轿夫往洛阳江送水煞。
纸页间的霉斑突然在眼前扭曲,幻化成漩涡状的纹路。苏文清揉了揉太阳穴,指尖触到纸张边缘时,竟有种抚摸礁石的粗粝感。忽然瞥见页脚盖着方朱砂印——林氏永昌四个篆字艳红如血。
后生仔,茶泡好了。楼下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呼唤,惊得他手一抖。宣纸飘落在地,背面露出半幅墨线勾勒的洛阳桥图,桥墩处密密麻麻画着镇煞的石敢当,其中一个标记着甲戌年七月十五。
捧着茶碗回到阅览室时,苏文清发现桌上多了一摞旧报纸。最上面那张《闽南日报》头版印着模糊的铅字:海商林鹤年之女素娥于出阁前夜坠亡,疑为情所困。配图是座三层砖楼,飞檐上蹲着模糊的人影,看身形像是个穿宽袖衫的女子。
茶水在喉头泛着诡异的咸涩,他翻开林氏商行民国廿三年的账簿。七月支出栏赫然记载:付张道士银圆二十,送妆仪典用;购黑狗六只、雄鸡十二;船工赏钱加三成。墨迹在送妆二字上格外浓重,晕染的痕迹像是被水渍反复浸透。
这是当年送嫁船的货运单。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管理员枯枝般的手指点在发脆的纸页上。苏文清这才注意到单据角落有行小字:戌时三刻开船,货十二箱系红绸,押运者食素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