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元华; 编;溢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红楼再梦》形成过程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期待,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鼓励,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指点,得到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叶阿东、王建平、张贤连、卢红菊、张国良、陈冬春、柯一鸣、徐晓燕、柯懿(柔亦)、罗正义、赵圣德、金志良、陶忠胜、周汇平等领导、专家、学者、亲友在创作乃至出版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保证了该书的问世,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做世人多认为不可能之事,乃人生至高之乐。再梦正因为充满诸多不可能因素的挑战,带给创作过程的激奋和欣愉。我想作为作者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能使这种快乐不折不扣地传递给每一位读者,与大家一起感同身受,才是作者真正的至高之乐。
当然,本书作为文艺作品,尽管在故事编纂、场景设置、语言把握、人物定位、时间安排以及风土人情和官场形态等,尽可能追溯至那个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特定人物演绎的特定故事,但毕竟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而且与《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承延衔接,不仅需要故事的延续性、情节的合理性、语言的兼容性,更须在人物个性的鲜明性、思想理念的前瞻性、原著精神的彰显性等方面得到体现。这确实不是一般的创作水准所能达到的,加上作者知识水平所限,必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多多包涵,并提供评教信息,以便在再版过程中更臻完美。
溢滨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