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湖照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家族矛盾的巨大阴影下,苏瑶和凌轩并未被困难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携手化解矛盾的决心。他们深知,唯有努力消除两家之间的隔阂,才能让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开花结果。
凌轩决定从朝堂入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努力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他仔细研究了苏敬之提出的各项政策主张,发现其中虽与父亲凌逸的理念有所不同,但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于是,他开始在朝堂上,以一种更为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分析这些政策的利弊,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苏敬之的提议更具可行性。
在一次关于文化教育推广的朝议中,苏敬之提出要在各地兴建书院,培养人才,以提升国家的文化底蕴。然而,部分官员认为此举耗费巨大,且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对此表示反对。凌轩站了出来,他详细阐述了文化教育对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可以与军中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案,既利用了军队的资源,又能为书院提供实际的经验支持。他的提议得到了许多官员的认可,苏敬之的议案也因此顺利通过。
凌轩的这一行动,让苏敬之对他刮目相看。他意识到,凌轩并非如自己想象中那般,完全继承了凌逸的强硬作风,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同时,凌轩在一些公开场合,也会巧妙地提及苏敬之在礼部任职期间的功绩,维护他的声誉,这让苏敬之心中对凌家的敌意渐渐有所缓和。
而苏瑶在府中,也在为化解矛盾不懈努力。她深知父亲的脾气,不能过于急切地劝说,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父亲对凌家的看法。每当与父亲谈论朝堂之事时,她总会有意无意地提及凌轩的才华和为人,讲述凌轩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怀。
有一次,苏敬之因朝中事务烦心,回到府中后,坐在书房中长吁短叹。苏瑶见状,轻轻走进书房,为父亲沏了一杯茶,说道:父亲,女儿听闻近日朝堂之事,您想必十分劳累。其实,凌家公子凌轩,对您的一些政策理念也颇为赞赏,还在暗中出力,帮助您的议案通过呢。
苏敬之微微一愣,说道:瑶儿,你所言属实
苏瑶点点头,说道:千真万确,父亲。凌公子虽为武将之后,却饱读诗书,深知国家发展之道。他与凌将军,在许多事情上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女儿相信,若我们能多一些了解,或许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苏敬之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凌轩在朝堂上的表现,心中不禁有些动摇。苏瑶见父亲有所松动,心中暗暗欣喜,继续说道:父亲,女儿与凌公子相识已久,深知他的为人。他对女儿真心实意,女儿也对他情根深种。若因家族之间的矛盾,让我们有缘无分,女儿实在心有不甘。还望父亲能再考虑考虑。
苏敬之看着女儿眼中的期盼和坚定,心中长叹一声,说道:瑶儿,为父也并非铁石心肠。既然凌轩这孩子有此心意,为父也愿意再观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