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ckbab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刻完最后一笔的黎明,程旭在坟前做了个荒诞实验:将奖杯倒插进泥土,铝合金底座居然成了完美的水平仪。他摸出陈卫东给的弹壳压在碑顶,发现底火刻痕与墓碑程字的斜钩形成完美切线——这个认知让他跪倒在地,喉间发出幼兽般的呜咽。
归队前夜,程旭在储物间翻出奶奶织的毛衣。蛀洞在北斗七星图案上啃出残缺,他鬼使神差地抽出根毛线系在手腕。凌晨三点的月台上,陈卫东盯着他行李箱里露出半截的孝麻,突然说了句没头没尾的话:我奶奶走时,我在阿富汗拆诡雷。
高铁穿过隧道时,程旭在漆黑车窗上看见奶奶的剪影。老人正在穿针,线头却始终对准他胸前的资历章。当光明重新灌满车厢,他发现自己正无意识摩挲着狙击枪油石,磨痕形成的角度恰是墓碑的倾斜度。
此后的训练中,程旭开始用特殊方式计算弹道。他会先凝视手腕的毛线五分钟,直到视网膜残留的红色与瞄准镜分划线重合;击发后则想象弹头穿透奶奶织就的星图,在八百米外绣出新的针脚。军械员发现他的88狙有了微妙变化——贴腮板被刻意磨出弧形凹陷,正好契合他下颌的旧伤疤。
冬至那日,程旭在风洞实验室打破全军纪录。50米每秒的横风中,他连续命中十个移动靶,陈卫东的观测镜里映出奇异光斑:每个弹孔都精确分布在靶纸的北斗七星方位。庆功宴上老周醉醺醺地嚷嚷:这小子把土豆雕成弹头样!
深夜查哨的陈卫东,在程旭的储物柜里发现了更惊人的东西:用弹壳熔铸的微型墓碑阵列,每个底座刻着射击参数。最中央的铜碑上嵌着块碎瓷片——正是他六岁那年打碎的祠堂瓷瓶残片。
春节战备值班时,程旭在哨位收到了爷爷寄的包裹。褪色蓝布裹着奶奶的假牙模具,在月光下泛着珍珠母光泽。他想起老人临终无法闭合的嘴,此刻含着的或许不是未尽的牵挂,而是某种穿越生死的弹道计算。
4
抉择
战术平板蓝光映在程旭眼底时,他正在用军刀削铅笔。转业报告上的申请理由栏空白如未装订的靶纸,刀尖划过木纹的触感让他想起奶奶刻碑的夜晚。警报声撕裂夜空瞬间,铅笔芯啪地断在家庭负担的负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