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东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秀才经此番变故,倒也心境踏实下来。功名利禄没有得到,仅有一贤妻常伴身侧。对他这样一个平常人来说,也知足了。老老实实的做起小生意起来。为以后的日子,为了自己的贤内助,乃至以后的小孩开始像男人一样努力打拼努力撑起这个家。
人也没有一直走背字的,在刘秀才苦心经营下,凭借早年他所学学问,再加上本来的一点小聪明。做起生意来倒是得心应手,每天都能赚些小钱。日积月累之下刘秀才和言氏的日子开始蒸蒸日上。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日子过的好了之后,就和附近乡里乡绅的熟络了起来。刘秀才也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俗话讲穷时无人问,富时有远亲。刚住进来的时候,大家都看他是个穷酸秀才。对他爱理不理的,秀才是读书人,尤其爱面子。人不理他,他也不理人。可日子逐渐好转了起来之后,也把祖屋做了装潢。穿着开始体面起来。就有人陆陆续续地来刘家攀亲交友了。刘秀才看着别人给他面子,也不好不兜着。刘秀才特别享受别人恭维他的感觉,渐渐的,身边的狐朋狗友多了起来,饭局也多了起来。以前每天都按时回家的刘秀才,这些日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而且回家开始变得醉醺醺的。言氏虽然心里颇有微词,言氏知这些年夫君打拼不易,也体谅夫君内心的憋屈。生活刚有起色,便让夫君肆意放纵一下。言氏偶尔会被夫君打呼吵醒。渐渐的,两人开始有了一些口角。但总体来说,两人依然相敬如宾。言氏心里颇有微词。言氏和刘秀才也抱怨过几次,刘秀才每次都对她表示抱歉,但就只改正一段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又会醉醺醺的回来。言氏渐渐的不胜其扰。还好,言氏也和周围的邻居的三姑六婆熟络了。大家互相抱怨日常一起洗衣做饭。言氏也能发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里的女人对自己生活现状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烦恼和抱怨之处。言氏是个聪慧,温婉的女人。摆好了平常心之后,对于刘秀才的所作所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她相信自己的夫君,自己和他的生活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刘秀才也并非是蛮横之人。他也体察到言氏的不容易,以及对他的体谅。日常生活中,他也开始学会婉拒很多朋友的酒局邀约。就几天前,他还攒了一笔钱,将近年节,给夫人买了几件舒适美丽的衣物还有好吃的。言氏收到衣服和吃食,过往的小小不愉快在心里顿时烟消云散。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刘秀才越混越好。名气也在乡里传开了。人传人的,刘秀才的那点资历和历史都被大家扒干净了。出门在外,给面子的人叫他一声刘举人,不给面子的,直接都叫他刘不举。听着让刘秀才气不打一处来。
言氏总让刘秀才忍让。在这毕竟人生地不熟的,而且刘秀才有家室。不像那些混混。出口成脏,无所顾忌的,有上顿没下顿的。刘秀才倒也是听媳妇的话。毕竟幸福者退让原则呗。可久了,终归也是憋气。而且那些小混混看着你对他们不理不睬的,以为你好欺负。更加变本加厉,不依不饶。襄王有意,神女无梦。加上在村里两口子居住也有些年头了,刘秀才和严氏终无所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小混混圈里面,刘不举叫的越来越广泛起来。
刘秀才心里憋屈,一天两天还好,长此以往,心里无从发泄,刘秀才变得有些暴躁起来,做事也难免偏激。在外面无处发泄,转而在家里面找起了言氏的茬。夫妻俩小吵不断。刘秀才开始挑剔言氏的手工,饭菜的味道,还有衣着穿搭之类的小事。言氏明白夫君心里憋屈,虽然有小声反驳。但是还是尽量不与夫君摩擦。不断的整改自己,不和夫君内耗。刘秀才说言氏穿搭不好,言氏便换上夫君为自己买的新装;刘秀才说言氏手工欠佳,言氏当天就去找邻里乡亲手工佼佼者学习手工,第二天就焕然一新;刘秀才挑剔饭菜的味道,言氏用家用买来各种家乡小炒,特色地方菜的烹饪书籍。平时忙完家务空出来的时间用来研究。还会去邻居家里走动切磋探讨一下。功夫不怕有心人。言氏的手艺和厨艺渐渐的,竟然远近闻名起来。大家都知道刘秀才娶了个好媳妇。人人羡慕。这样一个公众都挑不出刺来的老婆。刘秀才渐渐也放开了心结。不再挑三拣四,无中生有,也不再把外面的臭脾气带进家里来发泄。
可唯独这生娃这事,言氏无能为力。言氏也用手头的散碎银子去庙宇和野郎中处也求取了一些偏方,例如坐胎药之类的。也请了几个郎中来家里给刘秀才和言氏自己把脉。有心栽花花不开,言氏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第二章
怪事
这事他们也看开了,现在家里面的境况刚刚转好。如果突然间来了个孩子,孩子的读书还有日常起居花销可不小。二人生活上绰绰有余。如果多一个让他们朝思暮想的小孩,生活可能又会变得捉襟见肘了。
最近的一些日子里,刘秀才的生意有了一些波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村子发展的也越来越好了,竞争者变多了。刘秀才的生意大不如前。但也勉强维持生计,只是有了之前的落差。刘秀才有些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