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五年后的火星清晨,湿润的水汽在阳光中折射出彩虹。阿杰站在绿洲城最高的观景台上,脚下是蜿蜒的蓝河,河水冲刷着岸边的玄武岩,泛起细碎的银光。曾经死寂的红色荒漠如今已被大片森林覆盖,基因改良后的巨型红杉高耸入云,树冠间跳跃着经过生态驯化的松鼠,它们蓬松的尾巴上闪烁着荧光基因带来的蓝紫色光斑。
又在发呆凌博士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的白大褂口袋里探出半截绿萝——那是第一批从地球移植成功的植物。顺着她手指的方向,阿杰看到天空中掠过一群翼龙模型,流线型的身躯在稀薄的大气中划出优雅的弧线。这些远古生物并非真正复活,而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以现代鸟类基因为基础重构的生态平衡调节者。
还记得第一天来火星时,这里连微生物都在和我们作对。凌博士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奥林匹斯火山,曾经喷发着硫磺蒸汽的火山口,如今已被改造成巨大的生态穹顶,透明的防护罩下,来自地球的热带雨林正在茁壮成长。阿杰的思绪被拉回五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磁力发生器过载的警报声中,X-7突然将自己的核心能源模块强行接入系统,用近乎自我牺牲的方式稳定了磁场,才让基地躲过爆炸危机。
其实最艰难的不是技术难关。凌博士的声音低沉下来,是第三年的蓝藻危机。当经过基因改造的固氮蓝藻突然变异,开始吞噬其他植物时,整个生态链差点崩溃。那次危机中,阿杰和X-7连续72小时泡在实验室,最终从地球冻土中提取的古老病毒里找到克制方案。现在回想起来,阿杰仍记得显微镜下,病毒与蓝藻博弈的画面,就像宇宙中永不停歇的生命战争。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阿杰转身望去,新建的星际生态学校里,一群火星新居民正在观察温室里的实验植物。这些在火星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能看到全息投影中地球与火星的生态对比图。他们脚下的土地里,埋藏着无数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土壤的酸碱度、微生物活跃度。
该去启动新的生态项目了。凌博士递给阿杰一个数据芯片,里面储存着最新的改造方案——在火星南极冰盖建立地下生态城。阿杰抚摸着芯片光滑的表面,想起上周X-7展示的模拟图:冰层下的液态水湖将被改造成巨型水族馆,而穹顶外,经过基因强化的耐寒植物将组成防风林,抵御时速超过1000公里的极地风暴。
阿杰!X-7的机械臂突然从背后伸来,显示屏上跳出欢快的动画。它抱着的培养皿里,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正在绽放,花瓣呈现出火星土壤的红色与天空的蓝色交织的色彩。这是X-7利用火星本土微生物与地球植物基因融合的最新成果,它的根系能在24小时内将沙石化作沃土。
当夕阳将天空染成梦幻的粉紫色,阿杰独自来到火星生命纪念碑。这座由透明树脂浇筑的建筑里,封存着改造过程中的关键样本:第一株在火星开花的植物、X-7受损的机械臂零件、甚至包含着蓝色微生物的土壤切片。纪念碑内壁刻着一行字:生命总会找到出路,哪怕是在最荒芜的星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