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河洛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几个人在梁河小街头下了车,按照预定的计划分头行事。
从小街中间的丁字路口往上转,水泥路的尽头处连接着石子路,爬坡而上。但只见无边的秀岭山色,郁郁葱葱,争先显绿。槐树、松树、栎树、楸树---迎春而发,蓬勃向上。忽的想起天地宽广这句话,这无边的绿海,这绵延的大山---都可以令人胸襟豁然开阔。假若有一天,自已也能到寂静的山里,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那该多好!
忽然一阵清风拂面,吹动着她的秀发,不由的可笑,她猛然捶了下额头。却发现不远处住有人家。从三轮车路,穿过杨树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山峦。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的话委实不假。
逶迤拐过一道小坎,谷瑞燕和潘连霞来到一农户前。一农妇正在翻晒花生,看看迎面而来的陌生人,农妇好奇地打量着,“你俩人是弄啥的?”潘连霞轻声解释说,“我们是收香菇的,到这看看,你家有没有?”农妇摇摇头说,“哦,收香菇的。”农妇很是热情,来回拿过两个小木墩,指着说,“来,坐,坐。”又抬眼重新打量他们,呐呐地说,“噢----收香菇,我这村种了不少,我家没弄哪,干啥都要人,我家男人半身不遂,五十多岁了,自已顾不住自已,弄不成哪事。”农妇苦笑着又说,“我这一家都是吃才,病的病,弱的弱,光景难过的很。”潘连霞禁不住也被感染,她关切之情又问,“你子女在哪弄啥?”农妇长叹一声接着道,“我这一家就是受苦的命。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少,吃饭吃不饱,挣钱要不了。你说这是叫啥事?”她蹙蹙眉缓缓说,“一个女儿在县城中医院当护士,每月就靠二千多块钱生活,还有一男娃上高中,月月都要钱,可咋着呀,愁死人。”谷瑞燕不觉脸上发烧,她转脸别处,见三间土坯房,西边搭一耳房,里边锅灶、案板、盆盆罐罐----生活用品,三间土房也是一扁担深,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老式床上的铺盖也是八十年代的,院子里几根杂木顶着一个棚子,放着杂乱的农用生产工具。土墙上打着橛子,挂着镰刀、铁丝、塑料绳、院子里塑料桶、塑料盆、废纸箱、旧箩筐摆记一地。柴火堆上晾晒着几件衣裳,一幅典型的农家特色。生命在这里赋予了浓郁的诗意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农妇看谷瑞燕来回转看,显然有点着急,起身去屋里拿来腕、勺、白糖,倒上开水,递过去,谦让着说,“你喝点水,咱这农村也没稀罕物招待你。这不,我女儿孟家真,前几日回家拿回几兜花生,糖果,说是单位上谁结婚送的,你们吃吧。”闲谈中,谷瑞燕得知农妇叫云从方,娘家是本乡黄岭村人,她家老头叫孟发云。谷瑞燕喝了口水笑着问道,“看这样子,咱这应该是贫困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