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边郑海林也赶紧跟了上来,走过了人多眼杂的前院,进入到安静的后院中门后,他才忍不住再次向兄长说道:“朱大人传来的消息如果是真的话,今年粮价肯定要暴跌啊,咱们还是早做准备为妙啊…”
看似平静的郑海山,却转头狠狠的向弟弟训斥道:“你只看到今年粮价会跌这点小事吗?难道看不到若是粮食局对海外农业进行规划种植,这件事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吗?赶紧去通知在外的各家代表,我们要就这件事进行全面的商议。”
郑海林顿时傻住了,好半天才恼火的回道:“为什么?这朱大人的消息给的是我们郑家,凭什么要这么轻易散布出去,爹要是知道了也不会同意的。”
看到如此冥顽不灵的兄弟,郑海山终于发怒训斥道:“你个榆木脑袋,没看到我们这边挂着的是协会的招牌吗?朱大人这是向协会188名粮商示好,不是向我们郑家一家示好。以他的身份,是我们郑家能够驱使的吗?
刚刚朱大人的意思是让协会就这件事拿个章程出来,好让他对照着敲打敲打粮食局的那群下属,可不是过来卖消息的。若是我们把这件事捂着,过两天协会没有动静,朱大人难道不会找其他人去吗?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仅得罪了朱大人,就连协会内部的同业都得罪了,你是想要让我郑家粮行被赶出协会吗?”
在郑海山的一顿喝骂声中,郑海林终于抱着头跑出门去通知那些协会成员去了。他没注意到的是,自家兄长双拳紧握,其实也是紧张的不得了。
对于大明粮食商人协会来说,今日的确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在过去的三年里,因为配额制和余粮征集制度,许多粮食商人不得不歇业转行,退出了粮食买卖这个行当。而能够生存到今天的粮食商人,不是本身规模庞大,便是还有着其他生意补贴着粮食生意。
可以说,现在粮食协会中留下的这188家粮商,资本最小的都能控制住一个府的粮食市场。至于那些地方上的中小粮商,都必须要依附他们中的一位,才能把生意支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