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使得潘岳对于权势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他想借助权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不甘心寂寞,他要出人头地,因此,对贾谧巴结唯恐不及,就连潘岳的妈妈也数落他:“你这样孜孜以求,还有完没完啊!”
在潘岳看来,生怕失去了权贵们的垂青,因为,在这个寒门很难出头的世道里,能够被贾谧这样的文学青年看重,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只要生命还在,折腾就没有完……
陆机陆云
和潘岳并驾齐驱的是陆机。
《世说新语》称:“潘文灿若披锦,无处不佳;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二人被称为“潘陆”。
陆机,字士衡,因曾经任平原内史而被人称为“陆平原”,弟弟陆云,字士龙,因为曾经任清河内史,而被人称为“陆清河”,二人又被称为“二陆”。
二陆都是吴国大司马陆抗的儿子,陆抗死的时候,陆机14岁,陆云13岁,分领陆抗留下的兵马,过了6年,吴国灭亡,陆机、陆云退回老家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闭门读书,在晋朝整个太康10年中,二陆一直在老家读书。到太康10年的时候,二陆相携来到洛阳,张华一见之下,大为叹赏,高兴地说:“灭吴之役的最大收获就是得到了你们二位啊!”在看到陆机的文章以后,称赞陆机说:“别人写文章,常常恨才少,你却患才多啊!”当时就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是指著名文学家张载和弟弟张协、张亢三人。刚到洛阳的时候,很多洛阳的公卿看不起二陆,一次,陆机拜访王济,王济指着羊酪对陆机说:“你们江东有司马东西能比过它呢?”陆机应声回答:“千里莼羹,未下盐豉。”对于陆机的这句回答,历来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梁实秋先生以为未下,应为末下之误,应为地名,也就是说,千里湖的莼菜汤和末下的盐豉可以和这媲美。但是,又不知道末下具体是什么地方;施蛰存先生于1991年10月23日的《新民晚报》副刊上的《莼羹》中说:千里莼羹,也许是干里莼羹之误,因为上海金山镇有个干巷,说不定在过去就叫“干里”,江南人吃莼菜汤是不加盐豉的,陆机这样说,一方面说莼菜汤可以与你这媲美,另一方面是讥讽北方人吃莼菜汤加盐豉,不地道。——不过,这都是臆测,不足为凭的、还有一次,卢植的重孙卢志对陆机说:“陆逊、陆抗和你什么关系?”陆机回答:“那关系就像卢毓、卢珽和你一样!”过去当面说自己父祖名号是不尊敬的,卢志故意这样,陆机也针锋相对,把卢志的父亲和爷爷的名字也说出来,当众羞辱他,说得卢志默然不语。虽然逞一时之快,但是,也为陆机的死埋下了伏笔。事后,弟弟陆云对哥哥说:“兴许他真的不知道爷爷爸爸的名讳吧?”陆机说:“我们的爸爸爷爷名扬海内,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他会不知道?鬼子敢尔!”——这个鬼儿子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