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遍的枕头风了。
三是,联络大臣。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孟观等人具体联络了朝中哪些大臣,但是,从以后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似乎能够看出贾南风指使孟观等人联络了朝中的一些亲信,同时,可以说,在皇帝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参与了政变的策划和实施。比如,根据《晋书何攀传》的记载:当时身为散骑常侍的何攀“以豫诛杨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可以看出,参与诛杀杨骏计划的人员是很多的。还有,作为贾家的亲戚,又是掌管禁军的右卫将军裴頠,从其对刘豫说的话和在刘豫到廷尉自首以后,贾南风就立即任命他接管左卫将军,统管左右卫这一举动中,都可以看出事前裴頠也是应该知道政变计划的;这甚至包括裴頠的叔叔裴楷。在那种情况下,也许是裴楷主动出现在杨济的视线内,当杨济问到应该如何办的时候,裴楷轻松地就说服杨济去了东宫。另外,按照贾南风斩草除根的做法和阴狠的心态,以裴楷和杨骏的姻亲关系,如果傅祇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裴楷是这次计划的外围人员,并立有大功的话,贾南风绝不会轻易地放过裴楷。因为,裴楷在贾充生前给他添过不少堵,他曾对武帝说过:“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比德于尧舜者,但以贾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贤人,与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等等。还有,在洛阳的宗室重臣,贾南风也都事先进行了布置,比如,《晋书司马晃传》记载:“将诛杨骏,以晃领护军,屯东掖门。”由此可知,贾南风依靠的是掌握兵权的皇室诸王,利用的是他们对杨骏专权的不满情绪,组织起对杨骏的围剿。
四是,政变时机。贾南风把发动的时机选择在了夜里,更增加了政变的突然性和隐蔽。在夜晚,被袭击的人反应迟钝,头脑不清醒,难以很快做出正确的决断,而被鼓动起来的人也是如此,更容易服从,也使得政变更容易成功。
五是,政变步骤。优秀的拳击手,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很快地打倒对手,而是要保证自己不被击倒。只有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所赢得的胜利,才能称作是全胜。在政变刚刚发起的时候,贾南风并没有一开始就盲目出击,而是关闭宫门,由司马允的国相刘颂、楚王司马玮等人保守好各个宫门,一则把杨骏关在宫城中,二则是为了防备杨骏鱼死网破,拼死一搏。
六是,知己知彼。《晋书杨骏传》上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侍中傅祇夜白骏,请与武茂俱入云龙门观察事势……”傅祇晚上不是无缘无故不回家,就下榻在杨骏府邸上的。“夜白”二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事情发生以后,傅祇匆匆忙忙来到杨骏家中,参与杨骏对政变的应对讨论。那么,是杨骏主动叫傅祇来的?还是他自己来的呢?武茂也许是被杨骏招来的,而傅祇呢?我们不知道。其实,傅祇还有傅祇的堂弟傅咸(傅玄之子)早就看不惯杨骏的一系列做法,也早已惹得杨骏讨厌,被视为外人了。如果不是杨骏叫来,那又是谁在这个当口派他来的呢?从以后傅祇的所作所为,我们似乎可以大胆推测:在贾南风封闭宫门,做好军事调动以后,因为她还不知道杨骏那里的底细,就派遣傅祇以一个不知情的人士身份前往杨骏府中打探!傅祇不仅探明了杨骏的意图,而且,在借故成功逃离杨府的时候,还招呼其他在座的大臣们一哄而散,把有可能为杨骏出谋划策的人们(如武茂)都吓跑,瓦解了杨骏一方的军心。从事后傅祇被重赏(先封郡公8000户,因傅祇坚决不受,减半封为灵川县公,食邑1800户,剩下的2200户封给傅祇的小儿子傅畅)这一点上来看,如果傅祇仅仅因为自己成功逃离了杨府这件事,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如此重赏的。——因为,整个事变的主角东安公司马繇才被封为郡公,食邑20000户。
七是,果断斩杀。在傅祇逃离杨府以后,贾南风知道了的杨骏一方惶惶不可终日、无计可施的真实情况,就迅速展开了对杨骏的总攻,派兵包围了杨府,并在宫内高楼上射箭压制杨府卫士组织有效的反攻,掩护围府部队放火烧门,最后攻入杨府,斩杀杨骏。在扫清杨府以后,一鼓作气,将杨骏所有亲党全部逮捕或者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