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董卓这么搞,从理法上也说不通。自从周朝确立宗法制以来,中国人无论是皇位更迭还是老百姓继承家产,都确定为嫡长子继承制。原则上皇帝立太子也是立嫡不立贤,这是国事,皇帝本人也不好坏了规矩。小儿子,尤其是庶出的儿子,无论再有本事,也仅仅是有辅佐嫡长子的份,别有非分之想。中国人的智慧也就在这,哪个儿子聪明、有本事,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来量化。比如梵高和毕加索谁的画比较好?没法比啊。但是嫡长子就一个,确定这个标准,为了争位而打架的事就少了很多。
董卓召集群臣开会,提出废立方案之后。诸位忠臣们,全都一言不发。很明显这是董卓预谋已久的,谁敢说个不字?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谁敢第一站出来说个不字?没人敢说话,董卓还没来得及高兴。有个人当了出头鸟,当场就把桌子掀了,此人就是荆州刺史丁原。当初何进招来四大诸侯进京灭太监,有两路因为董卓也来了就掉头回了自己的驻地。只有这位丁原默默的进了城,他敢来就是因为不怕董卓。丁原也是带着政治目的来的,就等着董卓天怒人怨,朝臣不敢反对的时候自己出来灭了董卓。那丁原就可以当之无愧的把持朝政,成为新的汉朝政治核心。
面对着强势的丁原,董卓勃然大怒,拔剑就要斩丁原。丁原毫无惧色,因为他背后站着自己的贴身保镖、第一猛将兼干儿子的吕布。吕布的武功高强不仅表现在手艺上,还表现在气场上。比如这次拔剑而起的董卓,就被丁原背后来自吕布的强大小宇宙所感染,没敢轻举妄动。董卓的女婿李儒赶紧出来劝架,李儒是董卓的智囊,也被吕布的气场所震慑,因此拉开了这场冲突,其余官员也劝走了丁原。
董卓幸好没冲动,要不必然血溅当场。那将来王司徒的连环计只能对着丁原使用了。丁原退场之后,董卓原以为没人会唱反调。结果朝中第一耿直的大臣卢植站出来反对,卢植对董卓早就有意见。毕竟当初就是董卓取代了卢植的兵权。卢植说话很不留情面,对废帝之事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反对。首先是汉少帝继位以来没有什么过错,跟商朝太甲和汉朝的刘弗陵不一样,因此不能废。第二点是就算要废帝,轮一万圈也轮不到董卓这个地方官来办这事,更何况董卓又没有伊尹、霍光那样的本事。第三点最狠,说废帝之事,能有伊尹那份公心的,那还好办。如果没有,那就是赤裸裸的篡位。
董卓面子上很过不去,让人家说的成了志大才疏,怀有篡位之心。本来利用陈留王智力高于皇帝这条理由废帝,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丁原闹一场也无伤大雅,但是卢植一席话,让董卓从道义的制高点,坠落到马里亚纳海沟。卢植身后可没有吕布,因此董卓愤然再次拔剑,要杀卢植。这回董卓的心腹蔡邕、彭伯都出来劝阻,董卓已经落了下风,要是再杀了卢植这个大人物,那就算董卓能够在朝中专政,那他的政令也出不去洛阳。
董卓的政令虽然还不能出洛阳,但是董卓本人即将离开洛阳三十里。洛阳城内董卓、丁原、袁绍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将被打破,董卓离开洛阳去干了什么?谜团将在下一节解开。
董卓和袁绍的双赢
上回说到在洛阳城横行霸道的董卓,突然离开了洛阳三十里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是被丁原给打的。丁原掀桌子跟董卓翻脸的第二天,双方就在城外展开了一场决斗。董卓的手下没有人是吕布的对手,因此兵败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