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个大家都知道的桥段,曹操的叔叔觉得这孩子没正行,经常找曹嵩打小报告,完事曹操就得挨顿打。曹操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事在发生,在自己叔叔面前俩眼一翻,假装抽了过去。曹操的叔叔是个很没节操的人,看见自己的侄子抽了,不想办法找大夫抢救,而是赶紧去告诉曹嵩,然后自己溜了。就在曹叔叔去打报告的时候,曹操拍拍屁股回家了。曹嵩看见曹操无恙,就问他中风怎么好了?曹操委屈极了,说自己根本没有这毛病,只因为叔叔不喜欢自己,才被这样诅咒。从此之后,曹嵩再也不信自己弟弟说自己儿子的坏话,曹操更加肆无忌惮。
在大多数人眼里,少年曹操跟别的纨绔子弟没人么两样。只有两位所谓的名士认为曹操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这俩人是个是桥玄,一个是何顒。桥玄认为曹操是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物,乌烟瘴气的汉朝,只有曹操可以拯救。何顒则认为汉朝将亡不可避免,但是以后能安定天下的准是曹操。这两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但也殊途同归。曹操为了探究真理,又去请教一位会看人的专家,名字叫许劭。许专家很不喜欢曹操这类人,就不理曹操。曹操再三追问,许劭说出了对曹操这个人物最准确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原文)”意思是说,在和谐社会,曹操会是个有作为的官员;在混乱时期,曹操是个可以通过非主流手段成就大业的人。奸雄嘛,比英雄灵活,比枭雄伪善。英雄令人敬仰,但是成功者罕有。枭雄令人敬畏,成为一方霸主的不少。唯有这奸雄,总被围观群众称赞,最终成就霸业,被后人冠上一个“奸”字。许劭的话让曹操非常高兴,虽然许专家瞧不起曹操这样的人,但是这种评价是对这个少年非常高度的肯定。
人生就是这样,当别的年轻人二十岁时还在纠结追哪个女生的时候。人家曹操就当官了,还不是个小官,当了洛阳北部尉,是当时首都北城区公安分局的局长。这样的际遇,绝不会让曹操认为生逢乱世,这绝对是个盛世,和谐和社会。既然自己在盛世是个能臣,那就得干点能臣干的事。
曹操认为,作为人民警察,就要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法律的尊严。因此在曹操的辖区,那讲究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最最重要的是,曹操讲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激情杀人,也是杀人。曹操设立五色大棒(红、黄、白、黑、绿五行颜色),不安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的挨打数量,自行选择违法的程度。
但是在那个太监横行的时代,法律只是特权阶级用来欺压非特权阶级的武器罢了。因此特权阶级根本不把曹操当回事,尤其是太监家族们,觉得跟曹操是一个阶级的兄弟,更不当回事,都自己人嘛。这不,十常侍之一的蹇硕,深得汉灵帝喜爱。蹇硕的叔叔是个比较能装的人物,按照当时的法律,到晚上要实行宵禁政策,谁也不许出门。蹇硕的叔叔偏偏大晚上出门,出门就出门呗,还携带管制刀具出门,带就带吧,您倒是去城南溜达啊,还得去城北晃悠,当场就被曹操的巡逻队抓住。这哥们觉得跟曹操都是太监的亲戚,通融一下呗。人曹操可不这么认为,除了自己立志要在这一片创造有秩序的社会之外,曹操压根瞧不起十常侍。人家曹操的爷爷曹腾不仅是太监圈里的大字辈,还是伺候过先帝的老牌太监,没干过什么恶事。十常侍算什么,各个坏的流油,把国家祸乱成这个样子。要是不提蹇硕还好点,提蹇硕更得打!
就这样,二十岁的曹操轻而易举上了第二天的头条。太监的孙子打了太监的叔叔,这事可不算小,外戚圈喜大普奔,太监圈束手无策。自此曹操天下闻名,城北秩序井然。连太监都不敢犯法了,谁还敢?这件事让太监们很苦恼,作为光荣的太监群体,以后在洛阳可怎么混?又搞不定曹操,人家也是有背景的。只好太监们一商量,把曹操调到顿丘(今河南清丰县)当县令,之后让他在顿丘爱打谁打谁,反正那边没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