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粗人,地道的粗人,长相比较凶悍、作风更加凶残,但这个人虽然五大三粗却也粗中有细,有点小聪明,要不然也不会闹出那么大动静。董卓是正宗的大西北人,正赶上羌人活跃的时候,年轻时的董卓就到羌人聚居的部落闯江湖,也因此结识了不少羌族兄弟,后来又回到老家种地。
董卓的几个羌人的部落头领还时常到家里来看望,董卓总是热情接待,招待客人总得有点像样的酒菜,但董卓家穷得啥玩意没有,那年头也没有手电筒,所以他家也没什么家用电器。不过,董卓也很会交朋友,直接把家里耕地的牛给杀了招待客人,要说人家羌人兄弟虽然比较野但都是实在人,很朴实,当场感动得热泪盈眶,董卓兄弟太够意思了。
回去以后,几个首领一合计,各自凑了几百头牛羊赶着就给董卓送来了,西北虽然穷,但以游牧为生的羌人要说别的没有,牛羊倒还有一些,董卓用几头耕牛换回上千头牛羊,这“买卖”赚大发了。
董卓得到的实惠,不仅仅是牛羊,还有名声,几个首领回去到处宣传,董卓兄弟,那叫一个仗义,哥们特够意思。交人就得交这样的,董卓就这么出名了。
董卓长得体格健壮、力大过人,实在是当兵的好材料,在家种地却是屈才,于是,董卓选择了当兵,因为当地的羌人经常有部落造反,经常打仗,参军打仗的机会多的是,而且多年在边境生活,董卓也练就了一身武艺,可以一人在马上带两副弓箭,骑马奔驰的同时左右手可以轮换开弓放箭,这功夫就算在马背上长大的羌人、匈奴人会的也不多。当兵以后,因为作战勇敢,董卓一路高升,从羽林郎到军司马,北宫伯玉造反,董卓也率兵平叛。
虽然董卓后来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缺德事,但这时候的董卓在众多将领中还算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当然这也是矬子里拔大个,其他人还不如董卓,朝廷派出的六路大军,只有董卓一路损失最小全师而退。其他五路不是损兵就是折将,有这些人做绿叶衬托,本来打了败仗的董卓反而成了红花知名度飙升。
董卓安然无恙地逃了回来,但毕竟打了败仗,主帅张温召董卓到中军来商议军情,董卓磨磨蹭蹭找各种借口就是不来,后来实在拖不下去了才不情愿地来到张温的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