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叫停各个班级独立自办的元旦联欢晚会,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想就像过年时走亲访友等一系列活动一样,它在定性愿景的同时也成了愿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说得直白一点,元旦狂欢更像是对长期压抑心情的一种释放。如蠢蠢欲动的火山,唯有喷出熔岩,放空自我后,方能静下心来。一秒记住
虽说学校这么做,是为我们有更多时间学习;但是通知一出,这几天又有几个人能够安心学习呢?我倒是想起了一个成语——事倍功半。
元旦,现在指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不尽相同。直到后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每年阳历的1月1日才成为“公认”的“元旦”。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指的是“正月一日”,由于“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以前是很不统一的,所以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
直到汉武帝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元旦才第一次找到时间坐标,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时间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