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我江山几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些年她所做的工作与政府机构基本没有交集,她对这种会议实在没有把握,不知道会不会只讲空话、味如嚼蜡。
会议准时在九点钟开始,前面固定模式的是领导讲话。没想到这个会议省、市还都非常重视,先是主管经济的高官致开幕辞,接着是市长讲话,再接下来就是主抓经济的副市长主持会议。
还好,现在的官员素质都很高,尤其以经济为先导的江南城市,领导也都比较务实,套话很少,很快就进入了正式的研讨会环节。莫怡琳看了一下日程,今天上午发言的几位专家还很有分量,国内知名的经济专家、学者、评论家,还有亚欧银行驻中国的经济专员。这让她想起了大学的课堂,尤其是哈佛(Harvard)的课堂。想到这儿,莫怡琳一阵放松,这四年一直未在国内,今天这一场研讨不仅可以为她恶补一下国内的经济形势,还能助她开阔思路,于是便专注地听起了专家的演讲。
既然是研讨会,那么在主讲专家发言后,自然就会有讨论和提问的环节。前面几位国内专家都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所讨论的话题也比较热门,下面的提问自然十分踊跃,每个题目所留下的五个提问额度,远远不够,一般都要额外再加一至两个机会。
不过,会议的主持人副市长俞振轩把节奏把握的很好,既兼顾了提问者的热情,同时也没有导致发言时间延误。也不知大会是如何安排座位的,好巧不巧,几乎所有的提问者,都是来自前六排。后排即使有人举手想提问,但俞振轩只给了很少的机会,其余都选择了前面的人。
上午最后一个发言的是亚欧银行驻华的经济专员印度人杜赛尔,会议没有选择同声传译设备,而是在发言人讲完一段后由翻译译出一段,这样虽然有点麻烦,但整个会议只有这一个外国专家发言,不用高昂的传译设备可以大大节省开支。看来会议的组织者还是非常务实的。
杜赛尔演讲的题目是有关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以及银行对此的创新业务,他的英文带有浓重的印度口音,但对在哈佛拥有印度同班同学的莫怡琳来说并没有太大难度,只不过是苦了这位翻译,虽然提前有发言稿,但其中有几处却没有翻译准确,但也无关全局。
莫怡琳本人对杜赛尔的发言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曾经是金融从业者,所以她对金融政策走向的话题也就十分关注。金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参会的又大多数是小微企业的代表,所以杜赛尔发言之后,反响并不强烈。前排有人提了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后,还有三四个提问机会,却分配不出去了,这与前面讨论热烈的发言形成了尴尬的对比。
莫怡琳坐在第六排,心想是不是主要的提问任务都应该由这六排完成啊。自己不知为什么会被排在前排,看来还真有义务分担一下会议组织者的重担,而且她刚好对杜赛尔的题目有兴趣,正有一些关心的问题想要探讨,于是便在一片尴尬的沉默中举高了手。
坐在主席台上的俞振轩刚想开口打破沉默,宣布休会,却看到有人举手提问,眉头微不可见地松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