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的师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胖子杨道:“苏尘,你是怎么认为?”
“太子殿下,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我隋,那是因为他们目不识丁,官府的告示贴满大街小巷,他们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他们不能去读书吗?”
“臣刚才已经说过了,老百姓见到私塾先生的下场,怎么可能再去读书?所以现在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老百姓不知道现在是谁的天下,是因为他们不读书不识字,让他们去读书去识字,看到私塾先生的下场,他们也没有读书习字的动力,长久以往他们还是不知道现在是大隋的天下。
诸位大人,苏尘还发现另外一件事情,每一道政令发布下去之后,广大的老百姓并不知道,哪怕当地的官员再发布更多的布告,老百姓该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无论陛下制定多么好的政策,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永远不知道,陛下的一腔心血全部付之东流,他们感觉不到陛下的厚爱,怎么可能为我大隋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果他们能使读书习字,自然就会知道陛下的一片心意,自然就会努力为我大隋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有点头的,就沉默的,苏尘也不搭理这些人,接着说:“大隋想发展,单靠陛下一个人努力,就算把陛下累死,能把大隋弄好吗?陛下制定大隋的发展纲领,执行者就是各路官员,真正行动的却是广大的老百姓,老百姓积极种粮、放牧、织布,国家才有税收才有粮食,军队才有军费才有马匹才有军粮。
如何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就是让老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厚爱,这就需要老百姓去读书识字,如何调动老百姓的读书识字的积极性呢?那就要那些私塾先生的地位发生改变,因为私塾先生的地位改变,是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让老百姓感觉到读书有用,这才会努力去读书,如何让读书人感到读书有用?这就是陛下推的科举制度。
在老百姓眼中一个小小的县令,那就是天大的官儿,一个小小县令在诸位大人眼中不值得一提,在百姓眼中却是青天大老爷,只用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
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大隋自然就可以繁荣昌盛,陛下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积极推动科举,我相信诸位大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能看到这一点,元大人、宇文大人,你们是否也看到了这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