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正十二年三月初,苏州府,吴江县,贾蓉深吸一口气,总算是不负多年努力,考中了一个武人功名,据说天正帝听说以后,还很赞许地评价:“宁国公后继有人也。”
宁国公贾演,当年可是太祖军中二把手,跟随太祖陈赤起兵出生入死,受到太祖多次表彰,立功无数,英雄一世,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妥妥的“军中神话”。
而贾代化也有乃父之风,身为第二代宁国公、官至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只因长子贾敷早夭,故死后次子贾敬袭爵……
可是贾敬又是个“政治站队鬼才”,跟义忠亲王的残部走得特别近,天熙帝多次勒令其退出朝堂,于是贾敬考了进士功名,却进不得朝堂,只一味的“逍遥长生”,原本应该传给贾敬的一等将军爵位也丢了,到了第四代贾珍这里,爵位更是一降再降,宁国府已然堕落到连考武举的人都出不来一个了。
贾珍却还不知死活地跟义忠亲王残党往来,如今贾蓉把证据列举出来,宁国府已然被整治得无比通透,连原本的大院子都给封锁了,天正帝勒令东院不准再住人,一律挪到西院……
说起来很讽刺,先祖以武功定天下,以从军入伍为荣,荣耀一生,如今后人却不思进取,甚至连武举都不愿意考取,更遑论从军入伍了……天正帝心里还是很不满意的,堂堂国公府尽出些没出息的子孙禄蠹,怎么对得起祖上昔日荣光?
贾蓉如今此举,反而令天正帝刮目相看了,没想到,宁国府竟还出现了一个“明白人”,知道要向皇室尽忠方能保全宁国府最后的一点“颜面”,天正帝就特批贾蓉可以入朝免圣三次……当然,这不是贾蓉最关注的地方。
贾蓉在顺天府成功考取武秀才的功名以后,立即向邢夫人请求下江南,要来她的内侄女邢岫烟来做“新式内衣”的买卖,这个武举功名,其实只是给皇室一个“服软”的信号,于政治局势而言并不会有太大改变,因为贾蓉并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和册封。
毕竟相较于文举,武举一向是不太受重视的,自武则天开创之后便一直“命运多舛”。
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