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算完账,拿到单据,李和直接让李隆去财务室那边拿钱,自己几个人在水池边用自来水龙头洗了脸,衣服也汗透了,直接脱下来,在水里搅了一遍,又把水壶灌满水,至于干净不干净,也没那么多讲究了。解渴的东西除了冰棍,就是水了,关键矿泉水,可乐这些东西有钱都没地方买。
现在的要求真心不高了,只要不是天天吃粗粮野菜窝窝头就行。
回家的时候就简单了,人直接坐在驴车上,地排车直接挂在驴车后面,利索多了,李和照应躺在驴车上睡觉。
路上李和做了决定,泥鳅不收了,只收黄鳝,一斤有9分钱的差价呢。一次性运7000斤,已经是极限了,全部运黄鳝,能多出300块钱的利润呢,如果泥鳅继续收,就要继续找板车,继续雇人,那就招摇的不像话了。
这个英明的决定下来,每天实打实的有600多块的利润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收黄鳝,送黄鳝。
家里开始盖房子,生产队时代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盖房等大事从来没有过雇工、租金、运费等说法,凡来家里帮忙的都是生产队指派白尽义务。
李和可拉不下这么大脸,占这个便宜,只要是干活的,都管饭,围坐在两个桌上喝酒,吃大菜,酒肉管够。都说李和太客气了,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准备酒菜这么破费。
又耽误了一天时间,李和让老娘和大姐烧了早饭,跟车把式们一起去上窑厂拉砖,窑场有二十多里地远,要起早赶路。后面挖地基,砌墙,人一多干活就快,李和家里伙食又足,大伙也没存唬人心思,实心实意的卖力干。
后面上房梁的当天晚上,李和让老爷子李福成带着自己偷偷摸摸的给每户按工种送了钱,小工8块、大工10块,大家心里都觉着李家老二敞亮,后面粉墙,铺瓦,李和一家就没操一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