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王丹继位,尚且年幼,政有母出。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秦王稷也没有把年轻的赵王丹当做是自己的对手。如今的赵国人心不稳,此乃伐赵大好时机。但,秦王稷也知道,伐赵要师出有名。否则,自己就会落下欺负孤儿寡母的名声。
范雎早有准备,不说为自己报仇,而是以国家大义劝解道:“伐赵,是为了王上十年前的耻辱。”
秦王想了想,觉得这个理由不妥。阏与之战,秦国十万男儿败给了赵国。秦、赵两国,已经十几年没有大规模交战。赵国有多强,他心中也没底气。
征伐诸侯,是他掌权之后第一战。赢了,可以稳固他的江山,凝聚民心,向秦国证明自己是合格的王。如果败了,秦国的朝局将会发生动荡,一发不可收拾。他废太后、驱逐四贵,刚稳定朝局,急需一场对诸侯的战争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范雎看出了秦王心中的顾虑,刺激道:“王上莫非忘了,我们的大业不成。”
秦王稷厉声道:“寡人莫敢忘。”
范雎见秦王语调有力,附和道:“我们囚禁太后,驱逐四贵,一朝夺权,这是实现大业的第一步。征战诸侯,是我们建立大业的第二步。如今赵国新君年幼,政由母出。赵国人心不齐,正是我们伐赵的大好时机。”
“这是寡人独断朝纲第一战,寡人求胜,更要求稳。”秦王稷语调之中透露出隐隐不安,“赵国有多强,寡人也没把握。攻韩,胜算要大些。”
“王上,我们不伐赵,怎能攻韩。”范雎见秦王不伐魏、也不伐赵,竟然打上了韩国的主意,语调激烈道:“伐韩,我们赢了,诸侯也会认为我们倚强凌弱。伐赵的意义,却有所不同。”
秦王稷只求首战胜利,稳固自己的地位,也没觉得伐韩、伐赵有何区别,问道:“伐韩、伐赵,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