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鉴宝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燕京八绝我知道,指的是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
只不过这里面的牙雕因为原材料的问题现在没办法进行制作,其他的七绝我倒是可以尝试一下,然哥要是你认识这方面的艺人可以帮忙介绍一下。其实这八绝里面我有五绝没见过,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和京绣。虽然说我对这些东西有所了解,可是并没有见过这些东西的实物。”
前面三绝柳亦辰还是比较了解,毕竟这些东西他都见过实物。包括他的收藏品里面也不乏这三绝的物件。不过柳亦辰在以前看书的时候见到过这八绝的介绍,景泰蓝之前我们介绍过,景泰蓝也可以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
关于这八绝中的第二绝玉雕柳亦辰更不陌生,他现在可是玉尊的传人,玉尊不仅仅给他留下了一批宝藏,更是将他毕生所学的琢玉功夫留给了他的传人。只不过那部分琢玉的秘籍和他毕生收藏全被他藏了起来,也就是柳亦辰接下来要准备去做的重要事情。
在玉雕漫长的工艺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玉器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流派,即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形成了集两家之长,融南、北玉作之美的北京玉器。
其发展提高主要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尤其是乾隆在位的六十年中,品种、数量之多,作品样式之繁,琢玉技艺之精湛都已达到空前的境界。清代琢玉的用料对质地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主要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和叶尔羌地区产的优质玉料,主要以青玉、碧玉、白玉、黄玉、墨玉为主。
但羊脂白玉仍是玉中极品,能工巧匠们因材施艺,创造了不少旷世绝作。值得一提的是,白玉错金嵌宝石碗的纹样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但形制与制作技法仍具有中国传统特征。
两者的区别即在于宝石镶嵌技法,前者表现出宝石周围的错金轮廓线极细,几乎和玉地表面相齐。而后所表现出的宝石边缘突起的错金轮廓线一般均较粗,高于玉地表面。可见清代琢玉工艺不仅借鉴了域外的文化,而且还有所创新和提高,错金镶嵌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