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孟也在处理完家中的事物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学堂,所谓的学堂不过也只是乌镇人们合力搭起的一间木屋,屋里简单置办了几套桌椅也就简单成了一所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简陋学堂。
乌镇的学堂位于乌镇的南边,临近一片枫树林,本地人也会喊枫学院,而所谓的夫子也不过是一个半吊子儒学士,姓方名世儒当地人也经常喊其方夫子。早些年曾去晋国首都晋城考过功名,结果都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并未中第。落榜后也选择在故乡扎根、结婚生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后来乌镇的孩童愈来愈多,人口也越来越大,许多无知得孩童在懵懂中成长,像是从未开智的野兽。凭借着早些年在外游学的经历,加上方夫子是乌镇唯一一个读书人,因此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的夫子,零零凑凑建了个学堂,让乌镇适龄儿童都来这里进行学习。学堂虽简陋,可按方世儒的话来讲便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环境决定不了一切……
方世儒今年五十几了,因为从未习武的缘故,方世儒远比看起来的年龄要老的多,鬓角和头发也早长出了白色的发丝,再加上平常他喜欢穿黑色的儒服,发白的胡须总是在有风的地方随风而舞,使的方世儒看起来仙风道骨,颇有一副大儒的模样。
当孟也赶到时,刚好也到了开课时间,简单的跟夫子拜了拜后便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一个课堂坐着的倒也不多,也就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中普遍年纪都在九到十岁,只有孟也是个例外,他的年纪远比这些孩子大的多。但孟也并不在乎,他只在乎有学上,只要能够在夫子这里学习他愿意付出任何的努力,不因为别的,他喜欢夫子讲的那些故事,喜欢那些行侠仗义的英雄,也喜欢那些为国为名而奉献已身的大学士们。这些人都是孟也的榜样,也是孟也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文既能出口成章,为国效力,武能安定边疆,保家卫国的英雄,因此他比任何人都要珍惜这来着不易的机会。
“既然人已到齐,那便开始上课吧”方世儒清了清嗓子,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到了讲台便道。
“今天我教你们学《三字经》,请跟着我念”
“切勿三心二意”方世儒看着书桌上空无一物的孩子们再三叮嘱,因为条件有限根本无法给学生们安排起人手一本书,虽有些无奈却也是没办法的事。
“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