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歙州的雨季悠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被雨水洗刷过的泥土路边的石头透亮如墨,蜿蜒向前,宛如一条沉睡的长龙。
豆蔻少女背着编织的小竹篓,带着竹编帽,身着布衣布鞋,轻盈地走着,如水墨画中的仙子。
雨丝轻轻拂过她的脸庞,凉意扑面,女孩微微抬起头,仰望着天空,她那双清澈的眼眸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
女孩是前世的歙安,今生的汪安。
隋朝大业六年,汪安出生。她一觉醒来就成了呱呱坠地的婴儿,看着四周陌生的环境无助狂哭,谁知她爹高兴地大手一挥,给接生婆和下人们额外发了九十九文的喜钱,连门口路过的乞丐都可以多领两个馒头。
这些乞丐很多是开凿邗沟、江南河时被征调去,因为年老有疾被遣返,沿路乞讨回来的。
汪安的爹汪渊是歙州地区的第一位举人,年近三旬,才得了她这个千金,当真是喜出望外,抱着孩子爱不释手。她的母亲程依依是镇上教书先生的女儿,识得几个字、背得几首薛道衡的诗。
汪安出生前,是隋朝的全盛时期——开皇之治,大业二年,隋炀帝迁都洛阳,她爹曾去过洛阳,还在那求学三年,回乡后也是远近闻名的文人。
大业十四年,这个正史中不存在的年份,江都兵变,隋炀帝驾崩。
八岁的汪安还没案板高,就已经会拿着笤帚打扫院子了,这几年,社会凋敝,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举兵反抗,汪渊和其他江南士子一起写了不少文章,还捐了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