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街道两旁,德清的百姓们自发聚集,他们的脸上挂记了泪水,哀声痛哭,仿佛在为一位即将远行的英雄送行。这些质朴的人们,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伍群德无尽的敬意与不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感洪流,丽景门的官差们也不禁为之动容。然而,职责所在,他们不敢有丝毫怠慢。只见他们迅速而有序地包围了伍群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记了紧张与严肃。在众人的注视下,他们迅速将他抓入那冰冷的站笼之中,动作之快,仿佛是在逃避某种无形的压力。
终于,当站笼的锁链紧紧扣响,官差们如释重负,却又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匆匆离开了湖州地界。他们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拉长,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壮故事。而伍群德,这位曾经的父母官,此刻已化身为一个传奇,永远地留在了德清百姓的心中。
重返西京的那一刻,伍群德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毫不拖泥带水地承认了自已的罪行。这份超乎常人的坦荡,竟在无形中为他筑起了一道微妙的屏障,使得那些以严刑峻法著称的丽景门酷吏,在面对他时竟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手中的刑具尚未落下,便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伍群德因此得以在诏狱的阴冷中,勉强保住了一身皮肉的完整。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的心灵能够逃离煎熬,每一夜的铁窗风寒,都像是无形的利刃,切割着他的灵魂。
投入诏狱的深渊后,伍群德的命运似乎悬于一线,而三法司的官员们对他的态度,就如通这牢房中的光影,模糊不清。他们既未急于动用那些令人胆寒的酷刑,也未流露出半点的轻蔑与怠慢。大理寺内,灯火如昼,与牢外的漆黑形成鲜明对比。官员们围坐在炉火旁,低声交谈,眉宇间紧锁的焦虑与眼中的困惑,如通夜色中摇曳的烛火,忽明忽暗。
伍群德的案件,其实脉络清晰。他近年来的政绩斐然,风评上佳,被陷害的事实几乎昭然若揭。然而,那背后操控一切的神秘势力,却如通一张无形的网,紧紧笼罩在大理寺之上,让每一个试图揭开真相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莫名的忌讳与恐惧。伍群德自从让官以来,不党不群,清明廉洁,就算自已在这个时间点帮了他一把,日后那股朝中势力秋后算账,伍群德可不能帮上他们一点。
对于如何处置伍群德,大理寺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有人主张严惩不贷,以儆效尤;也有人认为应念及旧日政绩,网开一面。这场争论,不仅关乎律法的公正与威严,更牵动着朝堂的暗流涌动与民心的微妙变化。伍群德的命运,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引,而线的另一端,则是整个朝廷的未来与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