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任泉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超过六百名福威镖局的镖师,在林平之的命令下,跟着林博兴前往南京周边各地,从荒山野庙、丐帮伢行等下九流汇聚的区域,用食物和金钱,汇聚十四岁以下的孩童,收拢到了孝陵卫辖区之中。
原本孝陵卫辖区的工匠,则在林平之拿出的图纸指导下,建立了数座近代初期,技术含量不高的纸厂和印刷厂,大规模的印刷四书五经和一些带有林平之思想的书籍文章。
而兼职礼部高官的林平之,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前往南京应天府了一趟,拜访完各路高官权贵之后,从城内顶尖的木匠那里,制作了一块书院木匾而归。
十几天之后,当第一批数量在两百人,男女各半的孩童抵达之时,一座用闲置的军营改造的,名为“平兴学社”的书院已经准备就绪。
那些被林平之收拢的,刚刚从饥寒交迫的生活中挣扎而出孩童,便是这座“平兴学社”书院的第一批学子。
这些思想远没有成熟的学子,在林平之带来的一些当前时代可以制作的先进农具的帮助下,一边耕种田地一边奋力诗书。
真正经历过饥饿和寒苦的男孩女童,几乎人人都无比珍惜眼前的生活,各个都拿出了吃奶的力气以求全力达到林平之的要求,那拼命努力的样子,多次让林平之感到动容。
就这样,在孝陵军区太祖皇陵这种一般人根本不会靠近的地域中,在这个大明朝近乎独一无二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这些男女孩童成长的极快,并且被动吸收了大量林平之教导的先进思想,养成了和当前时代的其他人,具有极大差别的三观,为未来林平之发动大业、搞大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另一边的,林振南夫妇在林平之的建议下,返回福州城老家,准备将福威镖局的总部迁移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