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观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朝堂上的大部分顽固派官员,对火炮技术很无知,皇帝也没有引起重视,结果购买红夷大炮拿来研究的事,居然放下了。
二十年后,面临清军崛起,边境战事压力很大。
于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里购买了红夷大炮,历尽艰苦把这批火炮从澳门拉到京城。
但明廷内部争议再起。
守旧大臣提出,“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
意思是说,天朝上国的面子问题,更重要啊。要是国家靠红衣大炮护国,我们岂不是很没面子。
就这样,大力引进发扬红夷大炮的事,又一次受到文臣们的阻挠。
直到崇祯年间,才发现红夷大炮在军事上的巨大功效,尤其是攻城或守城时,然后开始聘请国外人才,大批量仿制。
这等于是,浪费了四十年的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