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连大字不识的巴蛮子、荆蛮子都被教育成能背诵、熟读千字文的低级军吏……到这个地步,北府已经习惯了军中教育。
适应、支持这个制度的留下,不适应、不喜欢、抵触这个制度的离开。
因此,哪怕秦宓在益州积极推动军中教育,可缺乏得心应手的中低层执行者,所以进展迟缓……缺乏最重要的‘被俘军吏’。
这群为了自由、生命、或更好的伙食配给的俘虏,在讲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堪称无私奉献的典型。
这种人不好找,更难找来几十人、几百人,所以客观上,这个教育的种火就很难点燃。
可秦宓真的已经尽力了,面对关羽,秦宓有些遗憾:“之前,仆与丞相商议,效仿北府道理学院,欲在青城立一座军事学院,集中精干吏员,于军中广选敏锐之士,专心于教学。可三十人教授三百人;两年后,就能三百人教授三千人。不出十年,益州各军自能焕然一新,皆通文墨,晓畅大义!”
关羽听着还是有些不满:“十年,未免太长。”
对此秦宓别无他言,神色严肃:“百年树人,十年,已是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