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天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韩绛点到此人:“老胡是搞了一辈子皮毛加工的人,不怎么识字,他管技术,经营要有人管,这大工坊也是要有人管的。搞起来之后便可以带动周边的产业。”
“再说另一件事情,临安那边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贸易港,织染都已经不在临安周边了,夷南城的麻不错,但其因为人力有限,麻的产量是麻布是几十倍,而且未来即将开发的南海麻产业链,会让南海根本就没有人力将麻变成麻织品。”
“西北,从这里到兰州路一定要修,西域的人不是只穿兽皮的,他们想要有布,可惜他们没有,一匹松江棉运到西北,就说西辽吧,价格是松江当地的十三倍。在这里织,往西辽运,我要求成本降三倍。”
韩绛只管说,不时的看一眼手中的小本本。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小板,板上有纸,还有用细绳绑着的铅笔。
转笔刀这种东西技术很难吗?
大宋的工匠就没把这东西当技术,无非就是怎么样量产更便宜。
韩绛这议事厅每根柱子上都挂着一个转笔刀,而且是自带竹筒收集废屑。
根本就没有给任何发言或是提问的机会。
韩绛只管讲,其余人赶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