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董褐:据某以相法观之,吴王此番会盟归国,其寿不过四岁。以情理言之,越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苦心孤诣如此,专为一朝报吴也。今吴王将举国精兵皆陈于此,越王宁不趁此率兵入吴乎吴王列阵以争盟主,亦为此也。则四年之内,越王必亡吴国,夫差争此盟主,反为遗笑千古之典矣。便让他一先,又当如何
赵鞅:虽然如此,毕竟不忿!
晋定公:正卿之言是也。然孤闻董卿之语,似乎另有别计,以抑吴王之谋
董褐:主公英明。臣有一计,可使夫差此番争霸,必成千古笑谈,遗羞后世。
晋定公:请道其详
董褐:此番会盟,主公可让其先,然不可徒让,必使其先去王号,以为条件。今其急于回兵,必然屈从,则虽得盟伯之名,而失王号,亦未可占先于晋。
晋侯与赵鞅闻之,齐都称善。于是复使董褐再入吴军,向吴王夫差致意晋侯之命。
夫差:晋侯之意若何
董褐:吴君以王命宣布于诸侯,寡君敢不敬奉!然上国初以伯爵肇封,而今称王号,则谓周天子何君若去王号而称公,则惟君所命。
夫差议于伯嚭及王孙骆,皆以晋侯之言是为正论,无法反驳;且心焦如火,急于回兵救吴,遂故作大度允之,乃敛兵就幕,与诸侯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