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襄公为求郑国久安,正自希望两强决战,遂派皇戌为使,至晋营来见荀林父。
皇戌:大帅!今郑国所以屈服楚国,是因坚守百日,而贵军不至;为免于覆亡,不得已请成,非是敢对晋国抱有二心也。楚因屡胜而骄,且在外数月,师老兵疲,又不设备,若晋军全力攻击,我郑军再暗中助之,楚军定败,此后绝不敢窥视江北矣!
荀林父:待我与诸将商议,然后回报郑公。
皇戌应诺,告辞回国。荀林父于是召集众将,商议决战之计。
中军佐先縠进言:败楚威郑,在此一举。且我军已渡河,有进无退,战之可也!
赵括、赵同附和: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从彘子!
下军佐栾书反驳:诸公之论非也。我闻楚灭庸国以来,争霸中原之心日炽,厉兵秣马,全民皆兵。其君在国,则无日不教训国人,说甚民生艰难,祸至无日,戒惧不可以懈怠;其王在军,则无日不告诫将士,说甚胜利不可仗恃,纣王百战百胜,终于灭亡。彼楚国君臣不骄,军事有备,胜之何易郑伯遣使劝我决战,是欲使鹬蚌相争,彼郑国渔翁得利也。我若胜,其从晋;我若败,其从楚。是以我晋国为卜,不能听也!
赵朔赞成:栾将军所言甚善,是使晋国长治久安良策也!
因见众论不一,荀林父犹豫不决。便在此时,人报楚王派大夫樊姬为使,前来议和。
先縠叫道:此是借议和为名,前来试探军情。不如杀之,乘势发兵,攻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