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三是后世史家之论,认为是指共伯和摄行天子位,周、召二公执政掌权。
以上三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但又皆具破绽,不太令人信服,便成三千年迷案。
人物悬疑:共伯和到底是谁有史家认为,共伯和就是卫武公,其名谓和。《鲁连子》云:共伯和复归国于卫。以此为证。又因卫武公兄长称共伯余,故此卫武公也可叫作共伯和。但据史载,卫武公寿至九十五岁去世,时为周平王十三年,亦即公元前758年。共和元年乃是公元前841年,则其时卫武公才十二三岁,不太可能担负摄政重任。另卫武公兄长被称为共伯余,或是死后谥号,或曰生前封号。兄弟两人共用一个谥号或封号,似乎说不过去。故此可以断定,共伯和与卫武公并非一人。
历史真相:共伯和是共国君主,伯是爵位,和是名字。共国据说就在今之河南省辉县,原是周王室畿内邦国;共伯和品德高尚,且有名望。厉王出奔到彘,国人请邦畿内诸侯长者前来京师执政,倒也顺理成章。真相或许便是,厉王被流放到彘,国内无君,共伯和名声享誉内外,于是被推举为首席执政,代行王权。
在此期间,仍沿用厉王年号,政命皆由共伯和名义发出,长达十四年之久。十四年后厉王去世,太子姬静也已成年,共伯和便带领群臣拥立太子姬静为王,自己则回到共国。
共伯和入朝为首席执政,是顺应国人与诸侯拥戴,且行权宜之计。
诸子书《鲁连子》所说行天子事,似乎更接近事情真相。
周召共和十四年,亦即公元前829年,周厉王在彘地去世。消息传到镐京,周定公闻报大惊,于是找来召穆公,将心中所忧言之。
周定公:周天子崩于彘,公其知之乎
召穆公:已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