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nb还有另外一个人叫做公仪潜,也是鲁国人,同样是位高风亮节淡泊名利的人士。
&nb据《孔丛子·公仪》篇载:鲁人有公仪潜者,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
&nb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参公鲁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
&nb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疏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义,公仪子智若鱼鸟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荡守节之士也。”
&nb翻译过来大致意思就是说:鲁国有过人公仪潜为人高尚清廉、乐善好施、淡功名利益,不为诸侯和政客们服务,和孔子的孙子‘子思’为好友。
&nb鲁国国君穆公想邀请公仪潜来当国相辅助他,找子思帮忙,希望他能去和公孙潜说说,至于待遇方面肯定少不了。
&nb子思告诉国君:“自己所交的朋友,无不具有着高尚的德操,所以国君不能真心去求贤,而是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让他去请求朋友出山做官,他是不愿去做的,也深知朋友不会接受。
&nb通过孔子孙子子思的传记,就可以看出公仪潜这个人德操是有多么的高,能力是有多么出众,否则也不可能被国君看中欲聘请为国相了。
&nb孔子可是大人物,儒派开创者,著有《六经》和《春秋》等流传千世的名著,几乎每个读书人都认识孔子,对他持有极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