蒗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门的印度人沙和同排的另一个印度人纳,印度人的名和姓都比较长,霭青记不全,取前三个字母记,沙在脸书,纳在英特尔,都是项目经理,迪是码工,沙的老婆也是码工,甭管是做管理还是写码,霭青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口才,各个都是能说会道的。
相比之下,霭青自己,周姓华人一家,客人里的李姓韩国人,都属于少言寡语的。霭青的母语不是英语,很是吃亏,不过有乔治在家里,平日用的多是英语,话少是因为性格,而性格是后天中式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这种中式或者东方式教育在第二代人身上也能看到影子,比如贝拉,在霭青眼里已经非常活跃了,可比起其他族裔的人,还是差一截。周家有两个儿子,老大快十岁了,和沙的儿子同岁,好朋友,两个小孩子在一起,小周话就少,跟大人们一起,话就更少了。
霭青坐在桌旁,观察着周围的大人和孩子们,暗自给自己制定了目标,不仅仅要提高英语口语,尽量改掉口音,同时还要学会说话,学会打官腔,学会聊天。
菜过一巡,小孩子们吃饱了,开始跑到公园里喊叫蹦跳,霭青瞥见公园一角围坐一圈,女人和孩子们,女人都是黑巾从头裹到脚。几个孩子慢慢的和这边爬梯的玩在了一起,女人们没有任何想交流的意向。
霭青给中东邻居发了邀请,被婉拒了,当然是男主人出面。她不知道那圈儿黑巾女人里有没有自己的邻居。
爬梯散了,乔治和霭青还有下一个爬梯,到爷爷奶奶家给杰杰过生日。
高速还是熟悉的湾区路,干到骨头里的山丘,金黄的野草覆盖,偶尔一两棵橡树,孤零零的立在山坡,被蒙上灰尘。橡树的根茎特别会寻找水源,所以是干旱地方少有存活的树种之一。郊区地产大的地方没有输水管道,需要打井。在什么地方打井可是技术活儿,打井师傅都很牛的。乔治小时候还梦想过学学这门手艺呢,霭青开玩笑说寻着橡树集中的地方就是了。
今年的湾区除了干黄山丘之外,空气里多了些焦糊的味道,去冬雨水充足,春天一来,野草疯长,比往年高了一尺,成为最佳燃料。所以入秋以来,山火一个接一个的烧,本来人口集中空气污染严重的湾区,天空总是灰黄灰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