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杯不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其实也对。
虽然那位历史上的扶苏公子,常常和自己的父亲对着干,总是带头和一众儒生劝诫嬴政各种事,惹得这位千古一帝时常龙颜大怒,并最后将之打发到边关去行监军之事。
但这也从侧面证明,嬴政对于这位儿子是寄予厚望的,否则面对这一而再再而三惹得自己心头不快的“逆子”,直接冷落无须理会就好。
要知道,当时扶苏在黎民百姓中颇有仁德之名,名望非常之高,就连那些被灭的六国遗族都对他十分尊敬。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在他逝世后,陈胜吴广因暴雨失期而揭竿起义,反秦叛军所打的名号便是扶苏的——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这种反常的情况,也唯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公子扶苏的品行极其优秀,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他所在的阶级,成为了天下人的希望,所以陈胜、吴广要用公子扶苏的名义号召众人,想要借此得民心。
而当时看似被秦始皇冷落打发到边关的扶苏,实际上却是被委以重任了,要知道当时扶苏与统率秦朝三十万最为精锐大军的蒙恬,本就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挚友,如果秦始皇真的对自己与郑夫人所生的爱子扶苏彻底失望了,根本无须将兵权变相交予他手中。
那三十万虎狼之师的秦军,足可在秦始皇驾崩之后,以势如破竹之势直插咸阳,足以镇压世间一切。
说到底,公子扶苏的心,还是太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