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华夷之辨(三) (第3/4页)
冉闵谢安王羲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道是帝王无情,不是帝王没有情感,而是因为,有了情感,就会有太多牵绊,有了这些牵绊,就无法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意图。秦始皇为了统一,焚烧了六国文字典籍,把不属于秦朝的任何文字记录都焚毁了,对于历史传承来说,这样做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但是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么做就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事情。如果秦始皇没有铁石心肠,恐怕中国到现在还像印度一样,拥有一百八十多个民族,拥有二百多种语言以及一百多种文字,万千信仰,整个国家就是一盘散沙。
中原历史上,无论是秦始皇,是唐太宗,都是绝情之人。只有无情他们才开创了创世的伟业。冉明摇摇头试着将他脑袋中的各种情感抛出脑外。
此时夜已经深了,太武殿中却灯火通明,人影交绰,冉明举行了内阁扩大会议,不仅内阁成员全体参加,就连在邺城五品以上的官员,也都参加了。整个太武殿内站立了不下千人。文武百官,其实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事实上一个国家,文武官员绝对不止这个数字,哪怕是偏居一隅之地的小国,也会拥有百成上千的官员。
魏国虽然采取州、郡、县三级分立,事实上州刺史就是州长,别驾是长史(相当于现在的书亡),治中则是副州长,除了刺史、别驾、治中这三省州级官员(州部级官员正三品或从三品)还有十二名各职司从事(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厅厅长。)以兖州为例,整个兖州就拥有一名正三品州刺史、两名从三品治中、别驾,二十名正四品从事,七名正四品太守,二十一名从四品官员,五十六名县令(品级由辖县人口和经济决定,由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一州之内将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有品阶的官员。魏国仅地方官员就多达近万人。至于无品相当于后世科级、股级官员,足足数万人。
在邺城的官员虽然没有后世京官那么庞大,事实上官员数量也不少。
这些官员低眉顺眼,无人交头接耳的交谈。此时冉明坐在龙椅上突然大声说道:“日前,有人向朕提出华夷之辨,朕倒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何谓华夏,何谓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无论在场的高官还是显贵,都能回答得上来。在这个朝代当官,首先要讲究官员的素质,这个素质自然是学识之类。对于冉明这个问题,都可以回答得上来。当然当官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他们即使不用脑袋,用膝盖想也知道冉明肯定不会不知道华夏的来历,至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这样字意上的解释,没有必要说出来,冉明需要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答案,说不出新意符合圣意的回答,不如不答。
整个太武殿哑雀无声,剩下的只是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当初辩驳王简的华夷之辨已经在魏国传开,各种观点都已经开始出现,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王简,开始为王简造势。提出文化之论华夏。
无人回答冉明的问题,冉明就开始点名道:“圣衍公孔抚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