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徐英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权扫视一眼桌上的菜肴,虽不如赵望在八珍楼的盛宴,但他并不在意,微笑着回应:“柳老言重了,您是凉州大儒,着作等身,弟子遍布天下,我理应前来拜访。”
在大康,敬重读书人是一种风尚,更何况柳若海这样的状元之才。
李权虽是封疆大吏,但在柳若海这样的学者面前,他也必须保持恭敬。
柳若海年岁已高,德高望重,李权称他为柳老,实至名归。
柳若海听到李权的称赞,连忙谦虚地回应:“殿下谬赞了,柳某愧不敢当。”他又提起李权在京城时的诗词佳作,赞不绝口。
底下的读书人们也纷纷向李权投来敬仰的目光,他的文采与风采,已然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
自古以来,文人之间常有彼此不屑一顾的风气,对于金钱与权贵,更是视为俗不可耐。
然而,当面对能吟咏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般绝美诗篇的杰出文人时,众人皆由衷地折服与敬仰。
柳若海,这位名震凉州的大儒,在整个大康王朝都享有崇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