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尉’之罪——莫须有!”
“莫须有?莫须有!”李治轻轻念了两遍,嘴角微扬,似乎泛起一丝笑意。
一直注意李治表情变化的谢岩,见状终于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又赌对了。
谢岩从后世知道的记载推测,李治对长孙无忌多多少少还是有情分在的,否则也不会将其流放,此次尽管是李治主动发起,但是谢岩始终认为,皇帝真正要对付的,不是长孙无忌个人,而是以其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和一些“不听话”的门阀世家。实际上,自隋炀帝杨广起,隋唐三代帝王都在做这同一件事情,方法手段各有不同,目的完全一致,那就是消除隐患,集中权力。
因为历史大势如此,所以无论怎样,长孙无忌都必须有罪,唯有这样,李治才有借口对那些人和势力下手。
谢岩所知的后世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描述,那都是无数人总结过的,可谓“虽不中亦不远矣”!因此,他这才敢主动提出“有罪”一说,至于罪名,他想不出来,干脆借用了“莫须有”三个字。在谢岩想来,一代民族英雄岳飞都能被皇帝以“莫须有”冤杀,足见这三个字的威力!
果然,李治仔细琢磨了一下“莫须有”三个字后,不禁心中暗喜。
谢岩猜测的没有错,长孙无忌之死,对李治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在于,自己不用背负“弑杀”亲舅以及功臣的名声;坏处那自然就是无法用“谋反”名义来打击不臣,心中那是喜忧参半。
现如今,谢岩忽然提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等于是送了一个借口上门,也就是说,哪怕长孙无忌死了,依然有借口继续查下去,只要查下去,就一定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李治非常满意谢岩这一提法,原先还有些许对其去“长孙府”的疑虑,也随之消失,甚至于升出“知朕者,谢卿也”的想法,当然了,此念头一闪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