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两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印度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宗教思辨哲学和被侵略史。
2120年后,印度地区逐渐被西洋公司和华夏人扶持的其它势力瓜分,形成了若干个邦国,给华夏本土输送了大量的利益。但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华夏人逐渐在印度建立起成熟的治理机构和交通网络,新思想也不可避免地传播了过去,使得当地人逐渐拥有了反抗的意图和能力。
大动荡时代后,印度邦国顺理成章地逐个独立,到现在,整个印度地区大致形成南东西三足鼎立的局面。
南印度地区由许多中小土邦联合构成了“南印度联邦”,海贸发达,人口众多,但内部整合度不高,军队规模庞大,但战力不强。
东印度地区由陈氏元国主导,该国疆土包括恒河入海口附近和缅甸地区,是华盟成员之一,发展程度较高。该国当年一度以强军威震全印,但大回归时代加入华盟后,国防压力大减,相关预算连年削减,到现在只剩一支小而先进的样子军队了。
西印度地区则是秦国的地盘——这个国度的来由说来话长。
在2130-2140年间,西洋公司联合真金建立和河中国和陈嵬主导的元国两个势力对占据了北印度富庶领土的德里苏丹国展开夹攻,完全灭亡了这个一度强盛的国度。然后,西洋公司将印度河流域纳入直接管理之下,设立了“天竺邦”进行治理,而在恒河流域扶持了几个本地土王进行傀儡统治。
天竺邦由于是直接治理,有大量华夏人前去工作,其中不少留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大动荡时代到来后,天竺邦没有像其它殖民领那样被土著夺权,反而是当地的华夏人在强人章褣的带领下建立了新的政权。
章褣自立为王,定国号为秦,然后便雄心勃勃地吸引华夏移民、发展工业、开疆拓土。等到大回归时代结束、华盟成立之时,秦国已经是囊括印度河流域、恒河上游和阿富汗地区等广阔土地的强盛大国了。
原本秦国也是华盟的候选成员,但秦人自主意识强烈,不愿向华盟让渡主权,华盟也认为秦国治下文化太杂,不够“纯粹”,不愿意接纳它进来,因此双方一拍两散没有谈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