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登险途途中遇险事 逢巨蟒蟒口出巨人 (第5/7页)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帅暗暗叫苦。心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这么多人你倒是腆哪份大肚皮呀?朱刚可记没在乎。从御林军里点了十名大汉,手里拿着刀,就奔大蟒去了。侏刚在前头,一步步靠近这大蠢虫。看看要走到它身边了,还不见动静。朱刚还以为它是条死蟒呢。紧走了几步上去就是一刀。可了不得了。只见那大怪蟒扑棱一扭身子,啪!用尾巴一扫,一下子就把朱刚打到山涧里去了。紧接着身子又一晃,啪!啪!又打到水里两个。又一个翻身,这回压死了仨。剩下那五个人,没命地往回跑。再看那大蟒,头不抬,眼不睁,全身一点肉皮都没破,朱刚那一刀白砍了。
元帅朱儒看得清清楚楚,儿子死了,能不心疼吗!哎呀一声,昏过去了。众人赶紧上前呼唤。等他苏醒过来,齐景公下令人马重新上山。没法子,只好在山上过夜了。
这一宿可遭罪了。谁也不敢睡。谁知道什么时侯那大蟒爬到这里来呀!君臣商量了一宿,也没有好主意。好不容易盼到第二天天亮,派几个人去看看那条大蟒走没走。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大蟒自动让路上了。还别说,回来的人高高兴兴禀报齐景公:“大王,大蟒不见了。想是窜到别处去了。我们赶紧下山吧!”
景公一听,心中大喜。这叫天无绝人之路!三百多人,排成一条长蛇阵,景公又让人抬着,拉马下山。刚走到大蟒昨天趴着的地方;就见前边山涧里“哗”——翻起一股白浪。前头的御林军说声“不好!”刚要扭头往回跑,来不及了。就见从水里噌地冒出了一个大蟒尾巴。这大尾巴带叉的,往岸上一扫,卷住了一匹马的马腿。就像是个钩子似的,先把马给钩到山涧里去了。大家可吓坏了,没命地往山上跑。齐景公也吓出一身冷汗,直喘粗气。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那大蟒像昨天一样,又横在道上了。原来刚才它是藏到水里去了,不是爬走了。看样子它哪儿也不想去,这就是它的地盘。谁要从这过去,非把你弄到山涧里去不可。
这可怎么办哪?齐景公君臣正在发愁,就见又一队人马上山来了。一打听,不是别人,是晋国的晋卓公,带着丞相勾吉,元帅苟缉,也是从这儿路过,要上秦国赴临潼会。齐景公君臣把大蟒的情况一说,晋国元帅苟缉微微一笑:
“这好办!命令五百军兵;开弓放箭,还怕那大蟒不死?”
大伙一听,这也是个办法。于是调了五百军兵,居高临下,冲着大蟒就射开箭了。射了半天,再仔细一看,蟒身上一只箭也没中。怎么?鳞太厚,根本射不进去,这招儿又没灵,晋卓公也瞪眼没辙了。
第三天,河南陈国陈文公,带着丞相秋胡,元帅白壁从此路过。大伙把大蟒的事一讲,也都感到十分可怕。唯有那位秋胡丞相,可称得上是知多见广。听了这条蟒藏在水中,专用大尾巴打人、钩人的情况,他向大家说道:“此蟒名曰‘钩蛇’,身长数丈,藏于水中,以尾钩取人马牛食之,实为天下大害,我们不除此害,将后患无穷。”
秋胡一说,大伙才知道。原来它叫“钩蛇”,能吃人哪!这下子更没人敢靠前了。那么秋丞相既然晓得此蟒,有没有对付它的办法呢闹了半天他也是嘴把式,柏油马路——没辙!陈文公是个挺爱出风头的人。刚听秋胡说这种蛇叫“钩蛇”,心里挺高兴:看看!还得咱们陈国有能人。这么大的难题,让咱们陈国给解决了。赶后来一听秋胡也没有办法治这钩蛇,感到挺扫兴,可他还不死心,又向秋胡问道:
“秋丞相,既然知道它叫钩蛇,为什么不能设法降它呢?秋丞相向来足智多谋,何不再设一妙计,将它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