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这里要交代一下,御史大夫崔义玄和御史中丞袁公瑜二人,都看到整个风向之后才开始投靠支持武媚娘阵营的。
御史监督百官,所以最能察觉朝廷动向,比如袁公瑜就是通过揭发检举长安令裴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私下议论说皇上立武昭仪为皇后就将给大唐带来灾难等事,才得以被重用和提拔的。
局势犹如前几日刚刚下过的一场秋雨,刚开始淅淅沥沥,后来雨势逐渐到哗哗而下的倾盆大雨。
气势在一点点积累,那硕大的雨滴滴在干涸的土地上,溅起泥土飞扬,引得朝纲动荡不安。
作为王皇后的母族,太原王氏代表的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皇上采纳众臣的意见,不要说受某些奸臣的蛊惑,更不要被美色迷惑了君心。
太原王氏如此一上书,其他的五姓七望也纷纷上书反对,一时之间反对皇帝册立武昭仪的诏书,如雪片一般飘向太极宫,飘向了李治的御案。
每日李治都能接到来自全国各州府的反对书,同时也接到了朝中诸多大臣的反对书,这其中也包括李唐宗室那些有辈分的王爷们也纷纷表示反对。
如此境况,让李治有些骑虎难下了,他面对着这堆积如山的反对书,一时之间有些慌了神,他开始有些把持不住了,他没有想到元老大臣背后的势力竟然如此巨大,大到覆盖全国甚至影响到了他的皇权。
现实越是这样,他的内心越想改变这种局面,因为他的皇权被限定在了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可目前的情势,失望地告诉他,似乎他这种尝试的效果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