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姑藏城外,几间茅房一座孤坟。正是邓艽与张奂的几个儿子,正在为张奂守孝在坟前结庐而居。按理邓艽可以救张奂,可是张奂是无疾而终。不可能没病没灾的给老师药,你这是在咒老师生病吗?邓艽本想等张奂生病时,顺理成章的拿出丹药救老师。可人算不如天算啊!
古人言“生前显贵,身后显荣。”就是说看一个人的一生成不成功,不仅是要看他生前怎么样。还要看他的葬礼办的风不风光,如果很排场很风光,那说明他的子女很孝顺,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落幕的,反之,则会留有遗憾。
可张奂临死有吩咐,不可太过奢靡所以就是一般葬礼。只有为其守孝,来彰显自己的孝心。
在古时有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的说法,它要求子女在先人故去以后的三年时间里,要恪守节俭朴素,坚决杜绝酒色财气等奢侈的生活,以此来悼念先人。
我们从一些影视剧中也常看到,某位在朝廷里任职的官员,一旦父母去世后,必须要回乡“丁忧”,这个“丁忧”也就是要回乡为父母守丧三年。
《中庸》里说:“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礼制中的守丧三年,即便是天子也要遵循,而且在给父母办丧礼这件事上,不存在贵贱之说,都要竭尽所能地让自己的父母安乐长眠。
根据《孝经·丧亲章》的记载,以前的丧葬大礼,孝顺的子女从开始就要哭个不停,直至葬礼结束这就是“哭丧”。
在三年守孝的期间,子女对自己的容颜外表顾不上打扮,衣服穿的华丽也会心有不安,听到美妙的音乐也不会开心,吃到酒肉也不觉得可口,这些都是因为先人故去,而产生的悲哀之情。
守孝东汉有详细的规定,在父母去世后的第三日。子女们才能开始吃饭,且不得杀生;到了百日祭的时候,子女要节哀,停止哭泣;小详即死后一年的周年祭,大详则是两周年的祭奠,这两个周年祭,子孙们都要隆重地祭奠;而到了三周年的祭奠结束后,才正式宣告守孝结束。邓艽此时,就在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