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邓艽与李存孝,关羽,薛仁贵。李元霸,黄忠等人一起走中路。穿过扎陵湖,直奔怒江源头纳木错。
领兵统帅李存孝与薛礼,邓艽等人跟着学习。此次兵分三路,是与王猛,张良等人商议过的。
邓艽跟去就是学习,如何行军,如何安营,如何保障后勤。古代行军打仗,是有很多门道的。不是后世火车飞机,再差也是大巴。古代行军人数一但上万,后勤就是个问题。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谋划和筹备,是国家大事,重中之重,需要酌情考虑,三思而后行。因为,打一次战争,无论古今,都是一次大范围的人力物力的动员,这个过程,需要从不同的地方调集充足的物资储备和足以消耗的粮食,以及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调动一线作战部队和后备部队,预备役。邓艽正准备让陈庆之,宇文成都冉闵各负责一地预备役组建。还有如何将你的物资粮草,马匹运输到作战地点,以及把你的兵投送到各个战略要地和战斗区域,是要打外线作战还是打内线作战,这些都必须经过战略高层精密的谋划和准备才可以实行下去,同时也还有考虑,如果战争打赢了。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这需要考虑,如果你是战争的挑起者,你需要找哪种理由和名义,从而让你师出有名,能够让足够多的民众支持你发动战争,无论古今,师出无名都是最大的忌讳。邓艽这点还是做到了,师出有名年年劫掠众所周知啊!其次就是老生常谈的天时地利人和,说白了就是,你想要发动战争,就得需要抓住足够的机会来扩大你能打赢的几率,有时候,战争能否打赢,除了国力人力以外,机遇也很重要,如果敌方国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那么你作为侵略者势必要尝尽苦头,损兵折将的。你的行军途中会有不断的敌国斥候和民众给自己的君主提供你的行军路线和状态,使得你所到之处都会面临对方的以逸待劳,甚至是半路上打你个措手不及。就算你依靠将士们拼命夺得的地盘,那么,你的后方也会无休止的受到敌国占领区内的游击队不断地骚扰,民众不断地非暴力不合作,使得你占领的地方根本无法筹集,你的后续军队维护资金。这里邓艽就不用担心了,这里的羌人大大小小五十多个部落,各不同宿。
再然后,就是人才,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让一个厉害的管理人才去带领你的大军,是非常关键的,而你认定这个人才后,作为主导人,你必须给与其充分的信任和权限,使得这个带兵人才得以用心用力的管好你的军队。邓艽为什么培养这些人,不就是为自己少操心地方管理,与行军打仗吗!
既然有了人才,那么带兵行军就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来保证你军队能够令行禁止,遵守纪律,严密组织,赏罚分明。而不是朝令夕改,赏罚不明,军令不达,组织,纪律涣散。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