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蔡邕闻弦歌而知雅意:“百年难出之奇才”
张奂:“那吾,为吾徒,求取伯喈之女何如?”
蔡邕想了想,邓艽人品与才学皆是上上之选。家势不在蔡邕,考虑之中只要不挨饿就行。随既便同意了张奂之言:“能得如此佳婿,足己”
张奂也高兴道:“也是吾膝下无女,不然还真不舍此子。当然吾徒能取,伯喈之女也是他的造化!”
蔡邕也道:“全赖然明公教徒有方啊!”
两人谈笑间定了邓艽的婚事,交换根粘定下,等蔡琰及笄二人便完婚。古代女子十六及笄,男子二十而冠。现在蔡琰虚岁七岁,还有十年,如今是熹平二年(173)也就是邓艽结婚在光和六年。
邓艽当日便知晓此事,心中想有个老师就是好,这种事都不用自己操心。还是有名的才女,想到这邓艽开始YY起来。才女上床前是不是要先吟诗一首,或者唱首歌不然不让上床啊!
定好亲事蔡邕就回洛阳了,邓艽又回到习文练武的日子。
熹平三年,秋,又是一年收获季节。邓艽巡查四县,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城居之,烧砖建房”,即由迁徙游牧业过渡到定居农业,邓艽见到这二年羌人的变化。从春种到秋收,辛劳了一年的农人进入了农闲季节,辛苦了一年的耕牛也由此而获得了短暂的自由,被放上了山。粮食进了仓,猪羊进了圈,这自然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情,因而人们开始载歌载舞,欢庆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