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殇子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四个字为: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
嬴政喃喃自语,这四个字仿佛瞬间激起了自己胸膛中的豪气,而大秦帝国这四个字,有充满了无穷的霸气!
严格来说,“帝国”这个词是一个半舶来词,虽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出现过“帝国”这个词,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王通《中说》:
文中子曰:“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天子而战兵,则王霸之道不抗矣,又焉取帝名乎?故帝制没而名实散矣。”
结合上下文不难看出,王通的“帝国”实际上是“以帝者之道来统治的国家”。类似地,“霸国”就是“以霸者之道来统治的国家”。这段话其实是抄的贾谊《新书》:
建国者曰:“匈奴不敬,辞言不顺,负其众庶,时为寇盗,挠边境,扰中国,数行不义,为我狡猾,为此奈何?”对曰:“臣闻强国战智,王者战义,帝者战德。故汤祝网而汉阴降,舜舞干羽而南蛮服。今汉帝中国也,宜以厚德怀服四夷,举明义博示远方,则舟车之所至,人力之所及,莫不为畜,又孰敢纷然不承帝意?”
“今汉帝中国也”意即汉王朝的君主以帝者之道统治中国。贾谊所谓帝者之道,简单来说就是以德服人,像儒家推崇的圣王典范·商汤和夏禹一样,用深厚的德性使费拉民族臣服(确信)。
这种儒家话语系统里的“帝国”和今天我们说的“帝国”可以说完全不沾边儿。再看一个更不沾边儿的。王勃《江宁吴少府宅饯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