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考生都如此,魏时是托了上辈子的福,还有的考生天生就在算学上开了窍,还有商户出生的考生,有的也精通于算术之道。
本朝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而从乡试便有的算学考试,对于商人子弟来说,也算是小小的开了个挂。
教育从来都做不到绝对的公平,资源最好的应当是书香世家的子弟,其次便是耕读世家,再次便是这些商户子弟了,最难的莫过于农家子。
家中没有底蕴,求学困难,想摸个算盘珠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魏家算不得书香世家,从发家算起不过三代而已,但在耕读世家里头,绝对是排在前列的。
人丁并不兴旺的情况下,出了两个举人,一个进士,第三代里头,除了刚满四岁的小娃娃,剩下的两个都已经是秀才了。
可以说,除了年幼的稚童以外,魏家两代的男丁都没有白身。
耕读世家能做到如此,也算是不错的了。
后面这三道算学题目,就没前面那么浅显直白了,陷阱一个接一个,把很多的知识点串在了一块,若是有哪个地方没搞明白,或是学的时候没学通,那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题目就不能完全被解出来。
幸运点儿的,可能只是后半部分没法完全解出来,倒霉的考生,后面的知识点掌握的再是熟练,前面没搞明白,那就整道题目都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