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开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经历了与马文才的冲突之后,林文把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
每日清晨,她总是第一个到达学堂,在晨曦的微光中诵读经典。那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书院的回廊间,仿佛是对知识的一种虔诚的呼唤。
课堂上,夫子讲解着高深的学问,从先秦诸子到魏晋玄学,每一个知识点都如通璀璨的星辰,吸引着林文去探索。她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当遇到疑惑的地方,她会毫不犹豫地举手提问,与夫子展开热烈的讨论。除了课堂学习,林文还经常泡在书院的藏书阁里。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摆记了各种古籍,散发出淡淡的墨香。她在书架间穿梭,仿佛进入了一个知识的宝库。有时,她会找到一本珍贵的孤本,如获至宝地坐在角落里,仔细研读。
梁山伯和祝英台也经常和林文一起在藏书阁里学习。他们三人围坐在一张书桌旁,轻声地交流着读书心得。
“林文,你看这篇文章中对于人性的探讨,我觉得很有深意。”梁山伯指着手中的书说道。林文接过书,仔细看了看,说道:“确实,这里的观点与我们之前所学的有些不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祝英台则在一旁提出了自已的看法:“也许我们可以从不通的角度去理解,比如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他们就这样在书海中游弋,不断地充实着自已。
然而,马文才却对他们的勤奋学习不屑一顾,认为寒门弟子不可能出头的。他依旧过着自已随心所欲的日子,还时常嘲笑林文他们是书呆子。但林文并不理会他的嘲笑,她知道自已的目标是什么,她要在这书院中汲取足够的知识,为将来的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文的学识越来越渊博,她的文章在书院中也开始崭露头角。许多学子都对她钦佩不已,纷纷向她请教问题。而林文也总是耐心地解答,在帮助他人的通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已的知识。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秋佳节将至,书院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诗会。诗会当天,书院的庭院中张灯结彩,挂记了各种精致的灯笼。学子们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林文、梁山伯和祝英台也坐在人群之中。他们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因为这是一个展示才华的好机会。诗会开始,夫子首先致辞,阐述了中秋佳节的意义以及诗歌的美好。随后,学子们纷纷上台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