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二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难道是自己唱得还不够好,跳得还不够美?
“此曲言颇浅显,曲颇奇异,”刘昭阳问:“是陈郎君所作吗?”
“不是!”这种没必要掠美:“是周笔畅!”
“……”刘昭阳寻思没听过此人,但从名字上看应当是一个才情横溢的纯爷们。
事实上小陈也记错了,歌虽然是笔笔唱的,词曲作者是小柯老师才对。
虽然这首《谁动了我的琴弦》经过了自己毫不走心的“大唐本土化”,“的”改成“之”,“你”改成“郎”之类,可与此时的诗歌相比,还是有些骨骼清奇。
身在大唐的刘昭阳,脱口而出一首周笔畅的歌,甚至不知哪个好事者还给编了舞,这难道还不够令人瞠目结舌吗?
嗯,花榜第二名的刘昭阳,唱着超级女声第二名周笔畅的歌,在南京赛区大受欢迎——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
“此曲是燕燕姐的最爱,”刘昭阳道:“是从冶梅楼的姐姐们口中听来的。她们说,那时候陈郎君登楼,必持铜鼓,铿锵敲之,慷慨歌之,大醉乃归!”
“燕燕姐一听便爱它极了,她还亲自编了这一只舞,也教了我,”刘昭阳深情忆道:“今日把它跳与陈郎君看,也算是燕燕姐当日蒙陈郎君搭救的些许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