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话蓝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纲,不过是话说得直白太大胆了,却最真实地反应出边军的不稳与可怕现状。
李纲,并没为柴进的冤屈辩解申诉,他显然并不关心柴进冤不冤,只担心朝廷不了解边关实情而习惯地傲慢在上任性轻狂拍脑袋乱搞引发边军叛乱大宋灭亡。
如此忠臣,还能怪李纲什么呢?
重要的是不敢耍皇权霸道降罪李纲,不然,引发的后果将是边军兵变、忠臣尽寒心。
赵佶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兜了多少圈,这才强压下了对李纲的愤怒杀机。
在痛快泄恨杀李纲与保自己的江山和小命之间,他懦弱最自私怕死,自然选后者。
被李纲几乎无君臣底线地骂了个狗血喷头,赵佶却怂了,反而不敢凶狂任性了,当然也不会就这么甘心,随即就急召重臣入宫秘密商议。
赵佶聪慧过人,认真起来,很能抓住重点。
他只问众臣:“杀了柴进,抓了其渔夫,难道不能更有利于保障边军水产吃食?”
赵佶想的是,柴庄的渔夫这么能捕捞,那么是不是除掉柴进,把渔夫直接控制在朝廷手里,这样既能保障供应边军,省了大笔开销,也能满足供应京城(朕的口腹之欲)。